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4章 普濟堂,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54章普濟堂

劉三吃了一驚,從症狀看這是典型的血吸蟲病,他原本以為這種病主要是在兩湖、江西等地流行,沒想到在廣州就有!

血吸蟲病由於是寄生蟲感染造成的,免疫接種無效,全靠人工防治。其防治難度很大。而

咱們衛生口的擔子不輕啊。劉三心想,這些傳染病在舊時空基本都有特效藥可用。而本時空他們手裡幾乎是一無所有。自產的抗生素種類稀少純度低,各種防疫消毒藥物也不足。

然而他不敢露出憂慮的神情,只是繼續和醫官們聊天。他和醫官們的談話一直持續到深夜才散。劉三關照總務科讓他們在衙門裡留宿一晚,明日再走。

送走了醫官們,劉三翻看著自己的筆記本,已經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令每一個衛生防疫人員觸目驚心的字眼,

他不禁憂心忡忡。這衛生工作怎麼搞才好?他現在兩手空空,即缺人也缺東西。出發前他領到了一本手冊,上面密密麻麻的標註著一排排的號碼,這些號碼對應的計劃運來廣州的衛生口的專用物資的包裝箱,用大世界港務發出的每日到貨公報對照這本手冊就能知道有多少物資已經運達到,有多少還在路上。這對他開展具體業務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不用對照他就知道,他面臨的局面這點東西根本不夠。而派來的另一位大夫到現在還沒出發,據說在籌備“省港總醫院”的事宜。

思來想去,現在惟一可做也是必需做得事情就是全市搞衛生運動。儘量減少病菌的孳生地和傳染源,大量消滅中間宿主。傳染病的傳播大小和環境衛生好壞息息相關。他們既然無力“治”,就只能從這個最基本的“防”開始。

第二天一早他吃過早飯就想找林佰光談談,沒想到林佰光不在,問了他的秘書才知道林元老已經去和財金部門的人商討發行新貨幣和徵稅的事了。政府一開門就是錢。特別是劉翔這一攬子的市政重新整理和建設工程,沒有錢就辦不下來。

劉三雖然著急,也不便去打攪他。便叫留用的縣衙書辦帶路,去普濟堂看看。

唐宋以來,州縣一般都設有官辦的慈善機構,分管“生老病死”,:慈幼局謂“生”,專管收養棄兒;養濟院謂“老”,專管收養孤老;安濟坊謂“病”,專管收養病殘;漏澤園謂“死”,專管收葬棄屍。廣州的一府兩縣也不例外。

劉三看過綜治辦給他的接管機構的材料,廣州府的官辦慈善機構叫做“普濟堂”,這個普濟堂規模很大,下設多個機構:有收容生活無著落老人的男女老人院;有收容無生活來源的守節寡婦及其未成年子女的清節院,有收容盲人的瞽目院。

照理說慈善機構和劉三的工作沒多大關係――這是民政系統的事情,但是眼下民政口的人還沒來,林佰光就暫時委託劉三去普濟堂和漏澤園看看情況,順便檢查下里面的衛生情況。

“這些官辦的慈善機構的主持人實話說我是不相信他們的節操的。”林佰光將材料交給他的時候說,“這種機構一般主持人都是地方官帶來的私人或者地方縉紳把持,裡面弊端叢生。你且去看看情況,我慢慢再來整頓。”

這類機構的主持人也是以雜職掌管。但是和“設官不給祿”的醫官們相比,屬於既不設官也不給祿的更次一級了。但是其中亦有不小的利益,地方官和地方縉紳都對此虎視眈眈,主事人一旦出缺,必有一番爭鬥。

普濟堂並不在城裡,而是在廣州大北門外,越秀山北麓的一所名叫皇華寺的寺廟裡。這一帶多是墳墓、義冢和亂葬崗,荒墳壘壘,人煙稀少,直到民國還是盜匪橫行之地。劉三要去,王三苟派了一個班計程車兵護送,又從偵緝隊裡調了五六個熟悉情況的衙役跟著去。

劉三出了大北門關廂,沿著官道前行沒多久,便覺晦氣。沿路放眼望去都是山墳、墓地亂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