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0章 餘波,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了很久的添置大型農機的也能批覆下來了。
不過至少擄掠到了大量的人口,這些從福建擄掠來得人口可以充實到高雄。臺灣目前的氣候和水土對北方難民來說畢竟難以適應,適當多補充能適應環境的閩南籍人口充實開發集團是有好處。吳南海知道執委會對臺南一帶的農業開發是寄予厚望,一心要把臺南平原開發出來作為元老院的大糧倉――自己得幹出點業績來才行。
但是臺南的人口損耗太大了,北方人口在臺南水土不服,雖然進行了嚴格的疾控措施,高雄開發中移民的死亡和生病的比率依然很高。現在有了這幾萬閩南人口,應該會對臺南的農業開發有很大的助力。
“兩刊”雖然頁碼不多,但是包含的資訊量很大,吳南海在早餐錢只是稍稍瀏覽一下,掌握下動態,具體細看研究要到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又拿起了今天的《臨高日報》。
現在的《臨高時報》版面製做越來越專業,每份報紙各2大張,總共16個版面,臨高時報已經取消了內部版和對外版。版面內容偏重社論、政策宣講和科普類。今天的頭版新聞是關於霸王行動的長篇報道《靖海平波》,用通欄頭號字標題。旁邊另以黑體字加發特約評論員文章《建立海上新秩序,推動經濟大發展》
吳南海無心多看,報道的內容他在《每週動態》上已經看過了。論到細節比這篇長篇報道更多,也更接近真實的情況。他翻到B版,首要部分是署名堯龍女俠--就是杜雯――撰寫的肯定濟州島模式的評論文章,通篇竟然都是對濟州模式的肯定和讚許之意,相對平時杜雯總是連篇累牘的批評,這社論可真是少見。
下面卻有一篇《人物專稿:豪情滿懷的石志奇中校》
臨高時報實習記者戈三龐報道
今天是進攻中左所城的日子,海面上陽光明媚風大浪高,海兵第一遠征隊永遠的舵手石志奇中校執意要同海兵們一道登陸親自指揮作戰。聽到這一訊息遠征隊各連隊指揮官著了慌,不知如何是好,於是紛紛勸阻說,海面浪濤格外洶湧,乘船登陸有風險。石志奇中校卻豪壯地說:“我最喜歡坐咱海兵的登陸艇了,你們說海浪洶湧,坐船衝鋒登陸有困難,其實不畏艱險的衝鋒才能體現咱海兵的血勇,作為第一遠征隊主官的我更應該同海兵一起戰鬥。”他說,要深入到廣大海兵中去和他們打成一片,不必擔心,出航。聽罷各指揮官紛紛眼含熱淚崇敬的望著石首長暗地裡下定決心一定拿下中左所城。
這樣,石志奇中校上了一艘登陸艇,乘風破浪衝向波濤洶湧的大海……
“你們看!我們的海兵進步多快,面貌一新了……”
“我們海軍的戰備狀態萬無一失。”
石志奇中校站在搖盪、海浪飛濺的甲板上,滿意地望著第一遠征隊出航的情景。他繼續站在甲板上,同記者們談話,向隨艇指揮員們指出進一步發展海兵武力的綱領性方針。這時一個高大的驚濤駭浪襲來,來勢之猛,好像要吞掉小艇一般。指揮員們懇切地請石志奇中校趕緊坐穩。可是,他依然手柱指揮刀標槍般釘在甲板上。他說:“不必為我擔心,只管繼續航行。”艇上眾人欽佩的凝望著中校青松般的背影眼睛禁不住再次溼潤了。
石志奇中校說,要了解遠征隊的生活就必須到海上來,要看看他們是怎樣和洶湧的海浪進行搏鬥。
浪峰變得更高了,風勢也越發猛烈。那浪濤衝向艦艇,艇身搖晃得厲害,連那些鍛鍊有素的海兵都覺得有些難以支撐,石志奇中校的衣服都被飛濺的浪花弄溼了但他蔚然不為所動,此時此刻他就是第一遠征隊的定海神針。
近了,當登陸艇靠近海灘的時候,石志奇中校傳令,第一遠征隊下船登岸。此時伏波軍軍報記者首先跳下小艇,他們扛著照相機,準備記錄下石志奇中校涉水上岸的動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