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2章 長盈倉的米,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心照不宣中互相交往起來。

沈廷揚承運遼東糧餉的事情復社內部早就知曉――這件事的確是得到復社和東林的支援才得以成功的。因而招商局也加入其內也不是什麼秘密。在復社看來,趙引弓雖然不是復社成員,還有著可疑的“髡賊”背景,但是在廢漕改海上卻是復社的同路人,因為奉教的關係和徐光啟等人的關係不淺,這對迫切需要內閣大佬支援的東林復社集團來說也是個重要的盟友。

吳芝香帶來得,正是沈廷揚和趙引弓夢寐以求的東西:米――充足的米。不但補上三萬石的缺額綽綽有餘,即使再多要也不成問題

米不在江南,但是距離亦不遠,關鍵是的運到上海來也不難,只要雙方談妥條件,很快就能交割。

至於價格,也不算貴,運到上海不過每石二兩銀子――哪怕不運到遼東,就地發售都能賺到錢。

趙引弓雖然心中歡喜,心裡也起了很大的疑慮:天上不會掉餡餅,他實在想不出這大明的天下哪裡能輕輕鬆鬆的拿出幾萬石的廉價的米來。

要不是他對吳芝香這個人的身世背景和他當初在廣州的“表現”知道的一清二楚,恐怕要直接視他為招搖撞騙了。

“米在何處?”趙引弓追問道。

“清江浦。”

趙引弓暗叫慚愧,自己居然把這個地方給忘了!

清江浦隸屬淮安府山陽縣,雖然本身不過是個鎮,但是自從明初陳瑄開埠,漕運廢海改河之後此地已經成為南北水陸運輸的交通樞紐地帶。

明初陳瑄主持漕政時,創行了漕糧“支運”制度,即在淮安、徐州、臨清等運河沿線重鎮,分別建築中轉糧倉,各自接納指定地區的民船送來的漕糧。常盈倉就設在清江浦,來自江西、湖廣、浙江一百五十萬石糧食就是這裡進行轉運儲存的,常年存糧都在百萬石以上。

既有大糧倉,少不了就有無數大大小小的碩鼠。圍繞這座大倉庫,漕運的、管倉的,上到總理倉庫事務的戶部主事,下到搬運糧米的庫丁,船上的漕丁……形形色色吃漕的人不計其數。每年運往京師的四百萬石漕糧,路上運費和損耗竟然高達八百萬石。清江浦就是這沿途的吸血管道中最大的一處。此地沉澱下了大量的倉米可供銷售就不足為奇了。

吳芝香當然算不上“碩鼠”,不過他父親如今正在戶部供職。清江浦常盈倉上的好處就有他的一份。

囤積在清江浦的“好處”,得變成銀子才能拿去花。戶部上到尚書,下到司員,只要能在常盈倉撈到好處的都有這個變現的問題。

在往日這點好處不算什麼,專門有人接洽。不過這次要變現的糧食數量很大,不僅僅有吳芝香父親的好處,還有戶部裡好些人積攢下來的儲存。一般的商人沒這個實力,吳芝香就想到了這位髡賊背景的趙老爺。他在廣州的時候就知道髡賊對糧食的需求十分旺盛,基本上是隻進不出,趙老爺不可能對此不感興趣。

雙方很快就達成了相關協議:吳芝香至少應在七月中旬前運到上海三萬石糙米,多出勿論。招商局按照每石二兩銀子到岸價格收購。

“按期運到三萬石米,有無問題?”趙引弓有些不放心。在交通通訊都很落後的時代,長途運輸大宗貨物都是按月計算時間的,從清江浦運送這麼多米到上海,縱然有一個月的時間也不件容易事。

“趙老爺儘可放心,這會正是在北過冬的漕船南返的時候,清江浦有得是放空的漕船,那些運丁們都願意回程帶貨多賺幾個。”

“好,那我就靜候佳音了。”趙引弓點頭,“我們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吳芝香興奮的臉都紅了,這還是他頭一回做成這麼大的買賣!一想到自己的父兄會怎麼看待自己,他不由得飄飄然起來。這些年來他一直是個紈絝的身份,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