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8章 海上,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批次的護航隊航行到這裡都會提升戒備狀態。
鍾博士知道這不過是例行公事,原本有點慌亂的心情頓時安定下來――這時候覺得自己戴著鋼盔十分的突兀,而且陽光火辣辣的曬著鋼盔很快就變得滾燙。他趕緊悄悄的摘了下來。
為了掩飾自己的窘態,他問道:“鄭芝龍和荷蘭人有過什麼舉動嗎?”
“最近半年我跑了這裡好幾次了,的確偶然有幾條船靠近過。不過都沒什麼舉動。”陳嵩滿不在乎的說道,“他們也得敢啊,荷蘭人就不說了,船小還像點摸樣。鄭芝龍那幾條船,破爛流丟的,一炮打過去還不得立馬散架。”
幾個人都沒言聲,顯然鄭芝龍也好,荷蘭人也好,都不願意顯示出敵對的態度來,偵察的時候都用舊船小船,顯然有避免擦槍走火的意思。
鍾博士藉此機會問起目前的海上的方位測試的效果來。
由於航海鐘的開發滯後,所以目前海上的編隊主要採取的領航船領航的模式,有一艘裝備有舊時空石英錶的船隻擔任領航船,旗艦也裝備鐘錶,作為後備。
對於那些比較重要的船隻,則船長直接配發一塊舊時空帶來得機械手錶,不過,這僅限於極少數船。
但是這一方式並不可靠,機械手錶可能會停走,領航船隻在風浪中或許會失散、沉沒。因而對於元老院指揮下得大多數船隻來說,測定經度採用得是“月距法”。
簡單來說,就是使用六分儀觀測月亮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來判斷船隻所在的經度。
1514年,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尼斯沃納(JohannWerner)透過觀測發現,月亮在天空中的相對位置每時每刻都在改變,大約每小時移動一個月亮直徑的距離。他假定地球上觀察到的月亮行為都是一樣的,只要在兩地分別觀測月亮,準確記下它移動到某個位置的時間,就能算出兩地的經度差。
但是這個“月距法”需要準確而又完整的星表。在舊時空,這是天文學家花了幾十年才觀測繪製出來了。不過,對於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元老院科技部來說這不成問題。藉助現有的天文資料和計算機、天文軟體,鍾博士很容易就拿出了精確的南北半球的星表,接著又計算出了從1631年開始每一年的《月距表》。於是科技部在1632年出版了《航海年鑑和天文星曆》,把1632年整年的月距和經度的關係列舉了出來,還附有一把專用計算尺。海員利用計算尺和年鑑,可以在20分鐘內計算經度的時間。至於精度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不過陳嵩對這一方法卻頗有微詞――因為月距法需要相當的數學計算能力,雖然鍾博士推出了專用的計算尺和數表,大大簡化了計算難度,但是對大多數是文盲出身的船長來說實在是有點難。幸好目前大多數船隻走得都是傳統航線,對精確測算經度的需求不大。勉強也湊合了下去。前往臺灣和濟州島的船隻則都配備了海軍學員來充當航海長,擔任計算領航的任務。
陳船長正在抱怨,這時候訊號兵來報告,從旗艦發來訊號,有一艘“未識別船隻”正在距離編隊三海里外航行,護航的巡邏艇已經去臨檢了。
鍾利時拿起自己的俄羅斯望遠鏡,順著船長指點的方向望去,果然海面上有一艘孤零零的大福船,附近的雙桅巡邏艇正迅速朝目標靠攏過去。
對方顯然沒有抵抗的打算,很快就落了帆。巡邏艇上的海兵登上了福船,開始臨檢整艘船隻。
穿上的水手都是大明百姓的打扮,開出口是地道的閩南口音。海兵上士打量了一下出來迎接的船主,看上去都是明朝人。
盤問之後知道這是一艘從泉州前往大員的福船,船上運得是福建的靛藍和砂糖,還有二百多名福建移民――荷蘭人為了獲得勞動力,增加稅收,對運去移民的船主開出了不錯的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