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82章 調查(六),臨高啟明,吹牛者,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得保密。”袁舒知想到自己肩負重任,表情甚是嚴肅。

“明白。你也注意安全。”曾卷囑咐道,“凡事先保住性命再說!”、

“阿卷,我會記得的。”

第二天日朝食已過,袁舒知來到天字碼頭。開往惠州的客船不少。即有新成立的航運公司開行的花尾艔,也有舊式的個體航船。

袁舒知選得便是老式的航船,因為乘坐花尾艔與他現在的身份不符。畢竟二等艙位的乘客至少也是個小商人。

他和船家講了價錢,這才揹著行李捲上船坐定。此類航船大多是客貨混裝,大致船底裝滿貨物,乘客便坐臥在貨物之上。並無高階艙室,途中也不提供餐食鋪蓋,一切都是乘客自備。短途旅行尚可,長途航行十分辛苦。只是勝在價格低廉,乘坐者多是升斗小民。

袁舒知早早上船,在船尾靠近的船篷出口的地方佔了一個位置。這個位置透風通氣,光線又好,只要不遇到雨天便是最上等的座位了。他在甲板上鋪開行李捲,背靠船篷坐下。靜候開船。

坐下不多久,便有幾條小船過來兜售瓜子、炒米糖花生、橘子蜜餞,亦有售賣燻臘、餅餌、滷肉、燒雞之類素食的。前往惠州的航程這類舊式航船大約要走三天三夜。路上打尖的地方不多,客人都要備足沿途的食物和零食。

袁舒知見乘客們一個個慷慨解囊,買了許多吃食,不由得暗暗詫異。因為這種航船的乘客大多是下層百姓,一般不捨得購買零食和高價的熟食,多是自家做好了攜帶。如今他們的出手卻是如此的闊氣!

仔細想想,大宋入城已經兩年多了,四方平靖,民生稍安,發展工商。這兩年雖說不上風調雨順,也沒鬧什麼大災。百姓手頭都寬裕,頗有些“多收了三五斗”的模樣。

袁舒知雖然平日裡對元老院的施政總是“竭誠擁戴”,但是心裡也有品評。元老院在農村搞清丈田畝,釐清稅賦,光這一項,便減輕了無數百姓的負擔。而且國有糧食公司在農村開展收購,也遏制了小糧商聯合壓價。

種種作為,都給百姓增加了收入。溫飽既然無虞,人們自然要追求更好的享受。這也是人之常情。袁舒知在公務員培訓的時候,學習過人的三個需求層次問題,如今套用過來一分析,便覺得這個三個層次說得有理。這位馬老先生果然是位大家!

他自己帶了乾糧,並不想就這麼花錢,所以只瞧了一會兒熱鬧,就從書包裡拿出一本雜誌看了起來。說起這雜誌,名叫《幻洲》,剛創刊不久,專向學校、書院、歸化民幹部徵稿,有時也向本地的文化名人約稿,至於內容,主要是文史哲方面的文章,很合老袁口味。

本期上面登了袁舒知一篇關於《紅樓夢》中幾個地名變化的考據文章,最重要的還有復社張岱的臨高遊記。不僅自己文章變了鉛字印刷精美,而且能跟這等才子並列一刊,老袁對自己的文章是越看越得意,簡直有些陶醉了,連船何開行,行到哪裡了都不知道。

他心裡還在想著“不枉我用了許多休息日的時間寫成此稿,能跟張宗子同刊登文,這輩子都值了。”當然他也確實值了,由此以後,老袁在紅學界嶄露頭角,終成大家。

“臣聞不教而誅謂之虐……文主席知臣謹慎……故五月渡瓊,深入群眾,今南海已定,教員已足……宋人明人,俱為一體……明國百姓,亦元老院之赤子……若有雅好澳學及為忠善者,宜赴學社書院……同沐元老院之榮光,臨疏涕零……”正看一篇鼓吹“同文同種運動”的文章,看著看著,人便發睏,不多片刻就在船身輕微的晃動和潺潺的流水聲中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時分,袁舒知擦了擦流出來的口水。見航船已一個市鎮的碼頭停泊,這裡有市鎮,不少短途的乘客到這裡便已下船,又上來了一些新的客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