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5k大章 求訂閱求月票),白骨大聖,咬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佛理,佛性,也不懂為什麼世人都喜歡跪下來參拜佛祖,只知道我爹孃養不起我,我只有留在寺廟裡才能不餓死街頭。”
“所以,我比其他小沙彌,小和尚要更加倍刻苦,日日夜夜勤奮誦經參拜佛祖;別人一天抄一遍經書我便反覆抄經書三遍、五遍,抄了三十幾年經書,我甚至把白龍寺藏經閣裡的經書目錄倒背如流,重新將白龍寺藏經閣經義梳理一遍,讓後世之人更好查詢佛經;每天都盡力把佛祖座前擦得一塵不染;佛祖座前燈油、香火從未有一刻斷過,每隔一個時辰都為佛祖換一次香燭,為佛祖守住清靜、寧靜……”
“這也多虧我有一位好師父,我師父為我在方丈面前數次求情,所以即便我到了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一直與佛無緣的我,依舊還是被方丈留在寺裡,才能心無旁貸的埋頭抄經書三十幾年。每每想到恩師和方丈,貧僧都會心懷感恩。”
“終於,勤能補拙,到了不惑之年,貧僧突然一夜開竅,藏經閣裡的經法要義,開始無師自通。十大佛經、十大般若經、四阿含經…貧僧在佛祖座前燈油感悟我佛慈悲,福慧兩足尊,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晉安在前頭帶路,靜靜聆聽著善能法師的回憶,人老了,最容易追憶過往歲月。
此時兩人恰好經過野隱亭。
當初晉安修建這座野隱亭的用意,就如亭子上掛著的二塊牌匾——
小隱隱於山野,大隱隱於市朝。
藉助山林清靜隱修,沉浸於獨立於世的世外桃源,妄稱自己已看破紅塵的,充其量只能算是逃避現實的小隱。
反而能在世俗吵雜的干擾中,依舊物我兩忘,不忘初始,心境不沾塵埃者,才是真正得大道者。
就如五臟道教。
五臟道觀。
五臟道教在晉安心中的評價很高。
“小隱隱於山野,大隱隱於市朝……”善能法師看著野隱亭裡的牌匾,反覆咀嚼其中意境。
“阿彌陀佛。”
“貧僧一直以為只要潛心修行,參悟佛法,就能尋找到拯救世人脫離苦海的方法,終有一日能找到我佛彼岸。可貧僧又何嘗不是在自欺欺人,在白龍寺躲了一輩子,卻忘了佛祖經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
“貧僧直到此時才幡然頓悟,貧僧果然從小沒有佛法慧根,我還是那個我,那個因為怕餓死而苟且偷生躲在白龍寺裡的小沙彌,小和尚。從來就沒有什麼佛性,佛心。阿彌陀佛。”
善能法師雙手合十,唏噓,自嘲說道。
“貧僧抄了一輩子經書,卻還在那自以為是的沾沾自喜,以為接近了佛祖。實則連人心叵測都還未悟透,思想淺薄,目光短淺,又怎能領悟得了‘佛祖經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的典故,又怎能參悟佛的十一種苦: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得。”
善能法師滿臉不勝唏噓。
“善能法師您過謙了,您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位得道高僧。”晉安也不知這時候的自己,該如何勸說這位白龍寺高僧。
畢竟他未經歷過善能法師的人生,並不清楚善能法師此刻看著野隱亭裡二塊牌匾後的心境變化。
他甚至連佛祖三劫,佛有十一種苦的典故都不知道。
眼前這位白龍寺高僧搖搖頭:“這並不是貧僧的妄自菲薄,過分自謙。”
“在以前,貧僧一直以為,我自小入白龍寺,日日夜夜叩首唸經,始終不忘初心的守在佛祖座前一輩子,從不讓佛祖座前有一片塵埃,就是我對佛祖最大的獻身。甚至還有些沾沾自喜,認為全寺裡沒人能及得上我對佛祖的敬意。”
“可今日看著五臟道觀的擴建,五臟道觀在晉安道長手中煥然一新,蒸蒸日上,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