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節,盛世文豪,木蘭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層人士議論更多的,則是敦郡王之事。
果不其然,敦郡王很快就重回朝堂,領了實職,和德王一起共同守衛京師,一時間風光無兩。
餘柏林回家之後,略微猶豫了一下,還是對陳磊寄去書信一封,表示自己不願再去類似場合。
他只說自己和趙信等人交好,打入了這群人的圈子,不需要額外結交別人,不如安心讀書。
陳磊見餘柏林居然與趙信、衛玉楠成為朋友,覺得的確沒必要再去鑽營,便奉上自己讀書幾法,讓餘柏林權當參考,精心做學。
張嶽早就覺得餘柏林不需要這些事,自然滿心贊同,讓餘柏林不用東想西想,安心備考即可。
幾月之後,餘柏林之名卻再次高調起來。
他所著“識文斷字”,終於定稿出版了。
第32章
餘柏林的書出版之後,如他所預料的一般,在讀書人中,引起很強烈的反響。
其實若餘柏林年紀再大些,以他解元和春秋經魁的身份,出一本春秋集註,沒人會說什麼。
誰讓他只是個少年郎?
即使知道學識和年齡沒關係——不然為什麼餘柏林是解元,而那些所謂老儒連進學都進不了?但是人家不樂意承認啊。除了年齡,他們也沒其他地方在餘柏林面前展現其優越性了。
除了年齡,他們也沒有其他可以質疑餘柏林的地方了。
若餘柏林真在封面上寫這是集註,肯定有一群老儒唾罵餘柏林,翻來覆去說那豎子狂妄。同樣的謾罵罵了無數次,也不嫌棄膩。
可餘柏林只說這是識文斷字,讀書筆記,治經心得。你總不能說人家解元郎出版一本自己的讀書心得都不能出了吧?
餘柏林在文章最前面感嘆傳下古書籍沒有斷句,只能憑後人猜測。但因為斷句不同,文章含義大不一樣,讓後人難以窺到先賢真正思想。然後說自己在讀書時,用一些標點來斷句,感覺不錯,很好用,以後他的書籍都會用上這些標點,以免別人誤解他書中意思。
然後他就列出逗號、句號、頓號、引號、問好、感嘆號、書名號等等常用標點及其含義,然後寫了一篇文來自吹自擂自己的標點符號有多好用。
緊接著,他老師也寫了一篇文,讚揚這些標點符號有多好用,他已經在用了。
最後他老師的朋友們也跟著寫了幾句話說這些標點有多好用。
看到這裡,讀書人眼紅了。有厲害的老師了不起啊?好吧,的確很了不起。羨慕死了。
介紹標點之後,餘柏林就開始一字一句解讀春秋,並且每一段解讀,都會引用大量文獻,並且辯論真偽。
這裡和集註其實內容差不多了,但餘柏林只說這是自己讀書心得,讀書所感,你總不能說人家不能這麼想?
即使你認為餘柏林所論證“偽論”是真的,你也不能說餘柏林懷疑的不對。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餘柏林把這句話弄到第二章節前面,誰能說孟子說得不對?
餘柏林還寫了,我這是一家之言,歡迎大家討論質疑。但質疑要有理有據,別跟我說“這個人是很有名的大學者所以他說的話一定是對的就算你拿出證據來我還是不聽不聽”。咱是讀書人,是理性的讀書人,追星那套別來。
若連質疑前人都不敢,那如何超越前人?孔夫子一生所願,就是教出比自己更厲害的學生,將自己學說發揚光大。歷史上代代都有聖人現世,比不過孔聖人,那也不能讓孔聖人覺得丟臉。
不想當聖人大儒的讀書人不是好的讀書人,就像是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一樣。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
餘柏林一本書寫得就跟演講似的,用了許多煽動人心的話語,看得讓人熱血澎湃,好像只要有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