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節,鳳行,假面的盛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但貼身卻戴了一個不算值錢的玉鎖。因這玉鎖的玉質不太好, 所以得以儲存,這家人也未解下這塊不大的玉鎖,一直讓麗妃戴著, 這東西成為驗證麗妃身份的方法之一。
陳家人還找來那個貴妾生前身邊服侍的一個丫鬟, 用以佐證。
據說麗妃和那個貴妾長得很像, 當年陳家的老太爺才會認出麗妃來, 礙於當年陳家確實需要一個人幫太子妃固寵,也是出於陳老太爺對女兒的一點私心,才會把麗妃送進來。
因為在陳老太爺眼裡,女兒能服侍太子,也是她的福分,更是陳家人的福分。
這麼一個有理有據的故事,不光把整件事解釋得嚴實合縫,還無形地拍了建平帝的馬屁。所以說陳家不愧是陳家,能屹立這麼多年不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整件事鳳笙並沒能有機會目睹,不過是事發後聽人所言。
不光她聽說了,可能大半個京城的人都聽說了。
還是回到之前那句話,陳家能屹立這麼多年不倒,與其行事手法不無關係。為了以絕後患,也是防止麗皇貴妃翻臉不認人,他們造出很大的聲勢,將陳家尋女這一出演得跌宕起伏,給京城百姓添了不少樂子,最後目標直指皇宮,才算落幕。
也就說,不管麗皇貴妃承不承認,在外人眼裡她都是陳家的女兒,也算是機關算盡了。
誰也沒料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不過陳家成了目前最大的贏家,倒是毋庸置疑。一時間,皇宮那裡不太容易打探,倒是都朝著魏王來了。甚至連梁王妃碰見鳳笙時,都不免多問了兩句,到底是不是真的。
可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皇宮那邊一直沒有動靜,建平帝那裡也沒有動靜,就這麼拖了大半個月,宮裡才有訊息傳出來,說麗皇貴妃現在聽不得這個,一聽到這事心疾就犯了。還說她現在已經記不得幼時的事了,當時太小,只記得在人牙子手裡吃了不少苦,在那家人手裡也吃了不少苦。
除此之外,再無他言。也沒說認,也沒說不認,倒是這事一直懸著,成了陳家人的心病,這是後話。
言而總之,這世上從來是強者為尊,若麗皇貴妃不是現在得寵,恐怕今日也不會發生這麼一出。同理,也只有這般,才能將陳家扔在那兒,隨意去不去搭理他,弄得陳家人倒像是跳樑小醜。
因此,又引發許多人的質疑,像陳家這樣的人家,當年怎麼會丟了家裡的姑娘,哪怕是個庶女,也不該發生這種事,莫怕又是什麼後宅陰私,現在見人發達了,恬不知恥往上靠。
這種言論成了私下裡最受人津津樂道的,倒是讓人始料未及。
不過此事也未流傳太久,被另一件事搶去了風頭,那就是魏王在京郊開了家名叫‘晉江書院’的書院。
魏王開書院不稀奇,名叫晉江也不稀奇,稀奇的是魏王妃在書院中開設了女子館,專門收入女子為生。
當時爆出這個訊息時,正是麗皇貴妃、陳家、魏王站在風頭浪尖之時,所以訊息流傳得十分廣。書院中不光收入男子為生源,也收入女子,年紀在六到二十之間均可。
據說書院初開,為了廣納生源,頭一年不光不收取束脩,還包食宿,若是成績優異者,另有獎賞。
這是其一,最為吸引人眼球的是,書院每年都會在學生中選取幾名優異學生送入國子監。
也就是說,如果能從這家書院中脫穎而出,若是走科舉之路,可完全省略成為監生之前的路,從童生試開考,直到考中秀才,這三次考試可以省略了,可別瞧不起這個,須知每年有多少人都倒在考中秀才那一關。
若是想走監生做官這條路,可直接省去捐監的捐資,要知道捐監也需要門路,除了門路以外,還需要一大筆銀兩。
而針對女子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