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節,鳳行,假面的盛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出個狀元,但舉子進士倒是出了幾個,鳳笙和魏王心裡也清楚開書院得徐徐圖之,著急不得。
與男子館不同,女子館這幾年變化卻極大,除了那二十多個女學生,這幾年女子館陸續招進了許多學生,比不了男子館的紅火,但也一副欣欣向榮之態。
鳳笙另在書院外設了一處學館,學館中暫時只設了兩館,針黹館和庖饌館。會這麼做的原因在於,總有些女學生進書院真心並不是想來讀書,又或者在讀書上沒有天分。
鳳笙做不了其他,只能幫她們另謀出路。
為此,她在蘇杭一帶開了數個大型的織坊和桑園,又在北直隸各府各縣開了許多點心鋪子和繡坊。織坊繡坊和點心鋪子針對書院招工,只要在書院結業出師,都可以去做工。
當初第一批結業出師的女學生被直接招工,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織坊繡坊少不了一些織娘和繡娘,但都是家學淵源,或者祖上傳下來的手藝,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種學館,竟教人祖傳手藝,還包可以做工。
這訊息一傳十十傳百,見那些被招的女工確實能拿到銀子,許多人都心動了,聽聞這學館不拘年紀,甚至有不少的已婚婦人前來求學。
因學館太受歡迎,鳳笙在江浙和蘇杭一帶另又設了兩處分館,也不再拘於針黹、庖饌兩館,又多設了賬房館。這個念頭鳳笙早就動過,可實施起來卻不容易,為此她耗費了許多心力。
不過倒不是沒有收穫,因為她藉著這個思路,又進行了一番延伸,甚至鑑於江浙蘇杭一帶商業發達,但相對而言賬房卻奇缺,讓分院的出面和當地其他鋪子達成合作,為對方提供賬房的人工。
而這幾處分館的拓展,也讓鳳笙覺得男子館也可再設分館,專門用來培育文書、師爺類的人才。
這是紹興師爺圈給她的靈感,甚至這幾處女子分館設立的思路,都在此基礎上延伸。既然師爺能成幫,能言傳身教,能父傳子承,能自成系統,為何其他不能呢?科舉的路那麼窄,總有些人考不中,何不換條路。
男子館的事自然由魏王去忙,就在夫妻二人為了書院忙得腳不沾地間隙,又發生了許多別的事。
例如惠王終於再度入朝辦差了,例如吳王趙王等人沒少給他下絆子並互鬥,還例如梁王妃在生下兩個女兒後,終於生下嫡子,例如十三皇子大婚並封王等等等等,不過這一切卻和魏王夫妻二人沒什麼關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是四年過去了。
而建平帝就如皇貴妃所言,一直龍體安泰。在這個基礎上,建平帝又沒有立儲的心思,一眾皇子們開始顯出世界大同的和睦,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從鳳笙與一眾妯娌的相處就能看出,以前少不了些針鋒相對,現在和睦多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尤其隨著各家各府上孩子越來越多,少不了有些迎來送往,更是一片和樂融融。
第111章
皇家子孫滿了五歲就得去上書房讀書, 打從天漸漸暖和後,魏王就打算送珒哥兒去上書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