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節,鳳行,假面的盛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兒子確實不少,但嫡子就這麼一個,誰不知道建平帝看重嫡長,當初嫡子夭折, 他適逢低谷, 灰心喪氣。這個嫡子的出生, 再加上這兩年境遇改變, 也告知了他,他母后說的對,只要人還沒死,一切就有希望。
如今他和一眾兄弟同樣都封了王,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朝中對他風評越來越好,再加上有了嫡子,他就不輸別人什麼,甚至因為有嫡長的身份在,天然就比旁人有優勢。
洞悉這一切的惠王,見一眾兄弟前來賀喜,更是表現得格外有長兄的風範,哪裡還是當年心高氣傲眼高於頂的太子。
而看破這一切的吳王等人,心裡暗中咬牙切齒,甚至各有計較,就暫時按下不表了。
而另一頭,鳳笙與吳王妃等人都聚在正院裡。
洗三姥姥按照規矩走完老習俗,輪到添盆的時候,各府女眷出手都挺大方,樂得洗三姥姥笑得是見牙不見眼,好話不要錢似的往外扔。
待這一切都罷了,閒雜人等都被領了下去,還在襁褓中的小公子也被奶孃抱下去餵奶了。孫氏半靠在軟枕上,面色有些蒼白,但眉間難掩喜色,吳王妃正與她說著話。
穿著藍色比甲的丫鬟們魚貫進來奉座奉茶,態度恭恭敬敬,眉眼不抬,輕手輕腳。
鳳笙不是第一次來惠王府,但能明顯感覺到每次來變化都很大,以前妻不妻妾不妾,上下亂成一團糟,現在卻一片井然有序。
說了一會兒話,眾人就結伴離開了。
洗三是不擺酒宴的,賀完了喜就要走,一切還等滿月再行大禮。
這邊鳳笙和魏王坐了馬車回府,那邊惠王送走一眾弟弟們,便來找孫氏了。
孫氏長得好,又比惠王小十幾歲,雖是剛進門時兇悍了些,但日子久了惠王也知道她是為府裡好,兩人是夫妻要同心同德,不免更是愛重她,平時有什麼話也不瞞她。
而這次孫氏立下大功,惠王心裡簡直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她愛重她,才能詮釋心中的激動。他母后說的對,孫氏命裡帶旺,旺他,日後指不定更有大福氣。
“然兒,辛苦你了。”
孫氏寵辱不驚道:“不辛苦,為夫君綿延子嗣,乃妾身分內之事。只夫君萬萬記得母后叮囑,不要一時得意就忘了形,惹了父皇的惡感。”
惠王有些窘然,但也心知自己的毛病,道:“我自然是不會的。”
夫妻說了幾句話,孫氏到底在月子裡勞累不得,所以惠王也沒有多留。
他往外走去,還沒出正院大門,就聽見門口有人在吵嚷什麼。他走過去一看,來人竟是陶側妃。
這陶側妃曾經也頗受當年還是太子的惠王寵愛,不然也坐不上良娣的位置,又是兒女雙全,在府裡頗有臉面。可自打孫氏進門後,這一切都變了,孫氏明裡暗裡給他們吃排揎,這事估計也就是惠王不知道,總而言之孫氏和陶側妃沒少鬥,都以陶側妃作為下風告終。
這其中少不了陳皇后替孫氏撐腰,更令陶側妃氣憤的是殿下也不知吃了孫氏什麼迷魂藥,對她言聽計從。陶側妃數次想在惠王面前揭露孫氏的真面目,俱都不成,又被打壓得厲害,連院門都不能出。
這好不容易趁著孫氏生產的空隙,她就跑出來了,打得主意自然是在惠王面前告發孫氏這個表裡不一的賤人。
惠王難得滿心歡喜,身心舒暢,誰知陶側妃哭喪個臉上來了。他首先心裡就覺得晦氣,這是在觸誰的眉頭,自然忘了當年他可是最喜歡陶側妃這梨花帶雨的模樣。
“王妃需靜心調養,小世子剛讓奶孃哄睡,誰讓你們在此喧譁的?!”
攔著陶側妃的幾個丫鬟婆子當場跪下了。
“殿下,實在不是奴婢等不懂事,而是側妃非要闖進來找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