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節,鳳行,假面的盛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就、是、了?我怎麼聽不明白?”
“很快你就明白了。”
*
黃金福驚駭萬分地拿著鹽票走了。
所謂鹽票,和紙質的鹽引沒什麼區別,只是材質換了,上面註明的文字也有改變。所謂的鹽引大致分兩種,一種是銅板鹽引,一種是每次運鹽時去鹽運司請到的鹽引。
銅板鹽引就是永永百年,據為窩本的憑證,由朝廷戶部刊鑄,每屆十年,像兩淮一地便有十塊這樣的鹽引。此引握在十大鹽商手中,擁有此引則擁有在此地運銷食鹽的權利,至於大鹽商下面的小鹽商,其實都是依附這塊兒銅板鹽引的存在。
而紙板鹽引,就是擁有運銷資格的鹽商,在去鹽運司購買鹽引後,據鹽引赴鹽場提鹽,再將購入的鹽運往指定區域銷售時,需要給各個關卡提供的憑證。
而現在方鳳笙給他發下鹽票,同樣具有以上資格,但卻是在運司購票時一次性繳納所有稅款,不用再另行繳納。把之前的平、上、去、入和皮票、桅封、朱單等手續全部省掉,省掉了這些手續,自然可以省過被層層扒皮。
這還不算什麼,讓黃金福驚駭的是,這種新式鹽票的購入無須擁有窩本,不拘任何人,只要付銀子去鹽運司購入鹽票,就可憑票對鹽進行運銷售賣。
“你們瘋了!”
這是黃金福對此的評價,鳳笙不以為然。
可他根本顧不得去擔憂祖傳了幾代的窩本,可能以後不值錢了,因為方鳳笙跟他說,因著和他的私人關係,這第一批試點就從他這裡來。
如果做得好,新策推廣後,與商有所牽扯的事務,可一概交予他來處理。就為了這句話,黃金福跑得比兔子還快,會不會變成大廈將傾下被砸死的蜉蝣,還是順勢而起,就全看這一遭了。
當然,黃金福也不是沒小心思,甭管這趟能成不能成,反正他也不損失什麼。若是能成,他借東風搭上第一趟船,若是不能成,他翻臉不認也不是什麼為難的事。
更重要的是,黃金福比外面人更瞭解鹽商的現狀,勉力支撐的又何止他一個人。近幾年那些依附他們手中引窩而生的鹽商數量銳減,這都是兩淮鹽政敗壞即將崩潰的前兆。
要麼朝廷坐視不管,任由私鹽橫行,朝廷收不上鹽稅,要麼就把這一攤子徹底砸爛,浴火重生。
且不說這,因為有著海州分司發出的公文,黃金福這一批鹽順利的運出了海州。其間經過諸多關卡,倒也鬧出了一些亂子,但鹽票上有海州分司的大印,兩淮鹽運司大印,鄒運判個人私印,以及範晉川的提督官印,再加上有海州分司衙門裡的人一路隨行,也不容辯駁。
這批鹽終於進了運河,赴往岸地,與此同時關於淮北作為鹽政新策的試點事,也流傳了出來。
這個訊息最先是在揚州最大的牙行中爆出,歷來有商的地方就缺不了牙,牙行司管中介,起著評物價、通商賈之作用,甚至擴大到代商買賣,以及儲存、支付貨款、代收商稅等作用。
牙行的開設,必須經由官府稽核併發下牙牌,也就是俗稱的官牙。揚州鹽商豪侈甲天下,當地經濟繁榮,也致使牙行極為盛行。
而這次訊息爆出,並不只限一處牙行,而是揚州城內數百家牙行都在說這件事。開始不過是牙人和較為親近商人私下招呼,不知怎麼這些訊息就流傳了出去。
據說,淮北設了新政試點,凡家境殷實者,皆可赴海州分司購入鹽票,運銷食鹽。
據說,淮北新政為了鼓勵商賈,將一引鹽從三百五十斤,提升到四百斤,價格在原有基礎上不變。
就不提一些新政中其他零碎了,光這兩樣就足夠人詫異了,運銷食鹽不需要鹽引,只需有銀子就可拿到鹽票,獲得運銷資格?
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