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食為天,揚鋒漢起,宇十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道:“李司使,不知雍公把僕等叫來所為何事?”

李楚笑道:“自然是為了農事。”

見那些農師都瞪大眼睛望向自己,李楚提高聲音道:“雍公請諸公前來,是想集思廣益,為天下種田人找尋精耕細作,多產糧食的辦法。”

郭高拈鬚讚道:“善!雍公為國為民,心懷大仁也。”

接下來的幾天,李楚組織這些農師發言,把他們種田的經驗記錄下來。這些農夫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旁邊有書吏記錄,晚間這些言論被整理成冊。

很快,“耕—耙—耱”(1)的耕作技法便成型。耕因楊家犁的出現比起從前省時省力,而且能深耕,但在這些農師的眼中,耕地的深淺寬度要因時因地,什麼“秋耕欲深,春夏欲淺”“初耕欲深,轉地欲淺”等經驗之談從農師們的口中道出,讓李楚驚歎不已,若非諳農耕,哪能知道得這麼清楚,主公請農師聚於一堂討論,果然成績斐然。

除了耕之外,農師們紛紛強調耙與耱。所謂“耙”就是用鐵齒楱、鐵齒杷等把土塊耙碎;“耱”則是平整翻耕後的土地,使土粒更為酥碎,起到保墒的作用。耙與耱的目的把土塊弄碎,在地面形成一層鬆軟的土層,能減少水分蒸發,起保墒防旱作用。

李楚被楊安玄任為農業司司使,自然知曉農事,知道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乾燥,降水少,容易因乾旱影響農作物生產,雖然興修了不少水利,每年統計各地發生的災害仍以旱災為主。

據兗州農師顏石稱,他家傳下的這種耕地之法“再勞地熟,旱亦保澤”,李楚深知此法推廣開來,糧產至少增加三成,當即命人將他的名字記下,宣稱會向雍公為他請功。

眾人羨慕地望向顏石,向雍公請功,這位顏老漢說不定要升官了。不少人心頭火熱,原本藏技的那些心思早拋到了九霄雲外,紛紛開口將自家的經驗講了出來,輪作倒茬、種植綠肥、選育良種等技法紛紛道出。

李楚喜上眉梢,他深知將這些農師所說的辦法集冊成書、推行天下,天下種田人都會念及他的名聲,史書中必定要濃墨重彩地記上他一筆,澤惠子孫。

二月二十六日,三百名農師齊聚一堂,等待雍公楊安玄的到來。

辰正時分,楊安玄在雍公府官吏的簇擁下出現在驛館大堂外,朱琨、李楚率領農師迎接。這些農師從未見過楊安玄,但早就聽過雍公的赫赫威名,平姚秦、爭譙蜀、數敗魏師,連宋公也敗在他的手中。原以為雍公是個孔武有力、豹眼鋼須的武夫,等見面方知雍公是個相貌英俊、身姿挺拔的青年人,滿面春風地拱手作揖與眾人見禮。

楊安玄事先看過李楚呈來的農耕之策,對農師們提出的耕種之法大為讚賞。《天工開物》一書楊安玄多記得器械製造,對書中記載的農耕之法並不記得,所以才動念請農師聚於一堂。果然,術業有專攻,種田之事還得靠農師。

根據李楚所稟,楊安玄當堂任命顏石為七品農業司丞,還有幾名提供農耕技法的農人都升為八品農技師,對於提供良法的農師皆有賞賜。

當堂升官的舉動刺激得那些農師怦然心動,有人叫嚷道:“雍公,僕有堆肥之法獻上”、“僕家祖傳種豆之術,願意獻與雍公”……

大堂上亂紛紛地叫嚷起來,生恐落於人後。楊安玄笑著舉手示意,等大堂上安靜下來,道:“諸公莫急,若有良法可事後向農業司的官吏呈上,愚自會論功行賞,絕不會抹沒諸位的功勞。”

李楚起身笑道:“諸公要獻良法,此事不急。前幾日到農業司衙門看過,只要前去自有人接待,直接找愚也可。雍公百忙之中前來,有話對諸公說,還望諸公靜聽。”

眾人安靜下來,楊安玄朗聲道:“愚看過李司使收集諸公所獻的種田良法,按照書中的方法推廣給普天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童年動畫開始

純白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