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家爭鳴,揚鋒漢起,宇十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名,愚在曲阜亦有聽聞,此次得見還望荀兄多多指教。”
荀伯子微微拱手,傲然道:“好說。孔家是聖人後裔,想來對經學研究頗深,小子不才,亦喜讀經傳,有空定向孔兄好好討教一番。”
孔鮮一愣,荀伯子話語之中帶著挑釁之意,身為孔子後人,當然不能弱了名頭。
臉上笑意不變,孔鮮的語調變冷,道:“家父常教導愚,天下英雄何其多,切不可孤高自傲。‘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克己復禮為仁,荀伯子臉色一變,孔鮮言語帶刺,分明在譏諷他孤高自傲,稱不上仁字。
眼見爭執要起,楊安玄忙道:“愚請孔夫子前來鄢陵講學,一是讓眾學子聽聽聖人後裔對經學的見解,增長見識;二是想借機集思廣議、百家爭鳴,一花獨放不是春嘛。”
孔懿等人紛紛點頭,馮立嘆道:“楊太守這句‘一花獨放不是春’說得頗有深義,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相互爭鳴,盛況空前,可惜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讓其他學說日見凋零。”
這幾天荀、陳、馮三人立壇講學,楊安玄亦到聽講。荀歌多講《論語》、《周易》和《春秋》,陳達則授《大學》、《詩經》,而馮立最有意思,主講《論語》和《尚書》,言語之中卻流露出對法家的推崇。
自漢代開始,封建王朝多數採用的是外儒內法的治國方式,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實際上多依賴法家的思想,儒法結合、儒法互濟。
魏晉時期,隨著曹操父子政治方略的轉變,儒家失去了正統地位。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使得士人們遠離政治崇尚清談,玄學逐漸佔據著正統地位。
楊安玄志在天下,當然暗中思索過自己將來該採用何種方式治理國家,超脫時代的做法只會成為王莽第二,楊安玄覺得最有借鑑意義的莫過於唐代的貞觀之治、武周之治和開元之治。
貞觀之治離現在不過二百餘年,應該說世事、人心、風俗、民情相去不遠,更容易實施。
李世民奪取天下之後,任用賢能、廣開言路、以農為本、復興文教、完善科舉、平定邊患、融合邊族,最終達到大治。
荀歌對這個惹事生非的侄子頗感頭痛,笑著介面道:“久聞楊太守出口成章,隨口一句‘一花獨放不是春’便寓意深遠,單句不成雙,還請楊太守將另一句也賜下。”
話音剛落,荀伯子便高聲道:“百家爭鳴方為高。”
說罷,荀伯子高傲地昂起頭,用眼角掃了一眼楊安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楊安玄又好氣又好笑,這個荀伯子還真是高傲,居然劫自己的胡。
荀歌臉色一變,破家縣令滅門太守,侄兒替荀家惹禍了。荀家雖是穎川望族,但家世漸敗,遠不及漢魏時期。
這位楊太守雖出身弘家楊家,但卻是領兵打仗的將軍,沙場上戰敗秦、魏等胡騎,手中性命數以十計,侄兒這是暈了頭,居然膽敢挑釁於他。
豈不聞楊安玄在汝南任太守時,周家被他折騰得半死不活,自家現在遠不及周家勢力,此次來鄢陵本為討好湊趣,侄兒不知好歹,若是得罪了楊太守,荀家的日子怕是難過了。
想到這裡,荀歌忙站起身,躬身施禮道:“吾侄年少無知,還望太守恕罪。”
楊安玄怒容一閃而過,他苦心營造禮賢下士的形象,自不會因荀伯子的無禮放棄,佯笑道:“荀公過慮了。令侄所作‘百家爭鳴方為高’立意高,對仗齊,實為佳作。愚敬你們叔侄一杯。”
荀歌鬆了一口氣,瞪了一眼侄兒,道:“愚叔侄謝過楊太守大度。荀伯子,還不快舉杯。”
楊安玄淺飲一口,放下杯淡然開口道:“不過說到‘一花獨放不是春’,愚倒是想接上一句,萬紫千紅春滿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