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喬羽的想法
坐等升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喬羽的想法,900人從1620開始,坐等升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的一些中小型商團代表來說,這種態度可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了。
這邊錦州商人像做中間商從草原收購羊皮、羊毛、牛、馬甚至肉製品,那邊就會有從臺南買了技術裝置或者得到授權的罐頭商人、皮毛加工商或者跑海上運輸的商人來洽談合作。
林楓這邊一路綠燈,所有裝置優先從東港上岸,地方稅務減免等相關扶持就直接現場辦公。
要土地建設工廠,不用商人開口,林楓這邊就可以讓吳光琮現場辦公,開具總督府提供的相關檔案讓商人先那地皮建設廠房,土地資金最高延期五年後交付即可。
銀行跟來的員工現場可以提供資金保障,低息貸款,甚至裝置掛名抵押。名義上把裝置抵押給銀行直接拿資金,實際上裝置還在商人的工廠裡給商人產生效益,可以說只要林楓能想到的扶持政策,也不管是否適合,一股腦都讓他拿了出來。
在林楓看來這些都沒什麼,就算最終證明他這種沒有規劃的扶持是錯誤的,會給東港財政造成重大影響也沒關係,他需要的是儘快讓東港繁榮起來,大不了等他卸任後,讓臺南那邊換個專業的總督過來換規矩就是了。
物流方面由於這個時代的海船吃水都不深,所以也不需要後世那種水深超過十米的港口,基本上整個渤海灣附近都可以讓船隻停靠,所以沿著錦州一路繞過旅順,一直到東港這一條線就被林楓劃定成了渤海灣商業航線。
這條航線的商人只要繳納很少的稅就可以獲得東港總督府艦隊的海上安全保證,儘管所謂的東港艦隊還沒有籌建,林楓麾下能動用的戰船還很少,但這份宣告對於商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物流、安保、甚至東港內部的道路等其他基礎設施配套都在現場給出了明確的規劃,而且稅率方面東港總督府雖然不能減免,但可以從東港地方財政和1622年預算裡給予扶持。
很多商人只要稍微算一算賬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他們在錦州一代拿貨去東港進行加工,再向外出售,這其中的花費開銷居然會比他們在錦州搞工廠直接出售成品更加便宜。
而且東港的安全保證明顯比錦州更強,基建規劃和資金也已經相繼到位,可以說只要過了1622年,到了1623年的時候,可以預見東港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明的官員接受不了唐人這種管理方式,但商人、士紳甚至軍頭們卻對此非常喜歡。
東港總督府可不擺架子,只要你肯給總督府繳稅,缺什麼文書當天就能給你辦理明白,甚至在觀摩團裡,林楓就敢當著所有人的面給相關文書籤字並直接下發。
除了辦事效率和態度不同之外,林楓帶著觀摩團還在錦州城裡進行了幾次遊街宣傳,總督大人親自下場招募各行各業的人前往東港投資生活。
教育、醫療、甚至未來的晉升和工作等方面都給梳理出了一整套的體系,清晰的讓百姓士紳商賈們知道他們可以做到什麼地步,他們的財富可以積累,他們的生活不會再那麼疲憊,甚至他們的孩子還能當官,更是有機會去臺南求學等好處。
如此這般的行為反倒是讓袁崇煥十分後悔邀請觀摩團前往寧遠了,他的本意是想展示一下他的寧錦防線思路,讓更多勢力看到大明有能力守住遼西,藉此機會來迫使唐人追加對大明的投入。
沒錯,從士紳文人的角度來看,大唐想要快速發展,最缺少的並不是金錢和資源,而是人口。
只有人口充足,大唐那種由國家投資的大基建才能動起來,工廠才會越來越多,大唐的稅收才能保全,進而形成良性迴圈。
士紳文人們是專門研究過唐人體系的,換在一幫穿越者的眼裡,大家會覺得這些新穎的東西屬於後世,屬於未來數百年的積累和發展。
但是對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