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越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頁,清穿之四福晉看戲日常,越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後重新對照四大爺的信,她總算搞明白了四大爺說給借她名聲用用的意思。
四大爺為了對付欠帳的老賴,對外宣稱賣了她的嫁妝,為了補償她,他還真給她補償了半幅嫁妝,並承諾以後會再補齊。
漪曦挑眉:四大爺變奸詐了啊!記得野史上他為了追討國庫欠款,可是逼死了好多人,弄的百官大鬧暢春園,得到康熙「精明自詡卻刻薄寡恩」的評價,也為後來爭大位埋下巨大的隱患。
而這個時空四大爺完美的避開了這些坑,以後只怕路更好走了。
她起身想了想,攤開宣紙,寫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胤禛接到這封信,有些怔忡,眼睛看著內書房上懸掛的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剛教福晉寫字的時候,福晉讓他寫幾個字讓她臨摹帖子,正好看到宋朝張載的橫渠四句,就順手寫下來。
記得當時福晉還很佩服道:「爺有此大心大愛,定會青史留名。」
其實他那個時候只是順手寫的,而且所謂青史留名,只要他當了皇帝,歷史上肯定有他一筆。
可是隨著他漸漸深入朝堂,瞭解朝廷內外,百姓疾苦,他就覺得自己也許可以為他們做些事,也就漸漸瞭解橫渠四句的含義。
別人可能只覺得他是沽名釣譽,只是為了坐上那至高無上的位置,但福晉卻告訴他勿忘初心。
這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嗎?心裡突然有些激盪,思念一下子湧上心頭,他恨不得立即飛到草原,抱抱她,親親她。
閉閉眼,沉浸了下思緒,然後開始寫回信。
漪曦和胤禛來回幾封信,就過了一個月了。這一個月,朝堂上直郡王志得意滿,好似自己已經是穩穩噹噹的下任太子了,並鼓動大臣們讓康熙帝快點立太子。
康熙帝冷眼旁觀,在大阿哥黨再次提出立太子時,他直接道:「胤禔秉性躁急、愚頑,不可立為皇太子。」
大阿哥不敢置信地看著康熙,希望他剛剛是幻聽,那麼疼愛他的皇阿瑪不可能說出如此絕情之語。
可是高高龍椅離他那麼近,他皇阿瑪冰冷的眼神卻又那麼遠。
他都不知道自己怎麼下朝,怎麼回到家的。
等反應過來,天都黑了,他趴在書房桌子上忍不住放聲大哭:他完了,他徹底完了,皇阿瑪親自絕了他的青雲之路。
他很想問問他到底做錯什麼,讓皇阿瑪如此厭惡他?
他十八歲就隨伯父撫遠大將軍福全出徵,參與指揮戰事;接著又參與徵討噶爾丹,九死一生,到現在背上還有一道長長的刀傷;然後總管永定河,祭華山,等等。
一樁樁、一件件,他都竭盡全力,皇阿瑪以前不是總說才華橫溢、德行兼備嗎?
怎麼今日卻完全推翻了以前的言論?就因為他不是他心愛的二兒子嗎?
想起胤礽如今仍舊享受太子份例,胤禔腦中一亮:難道皇阿瑪還想復立太子,這才打壓他嗎?
他覺得他知道了真相,於是咬牙切齒道:「胤礽休想再回毓慶宮。」
既然皇阿瑪不講情面,那也別怪他心狠手辣了,他即便死也得拖著胤礽和他一起下地獄。
心裡有了章程,胤禔開始召見幕僚,開口道:「我既然上位無望,不如推舉八弟,八弟與我關係密切,他上位,我也有從龍之功。」
幕僚聽到這話先前沮喪的心情頓時活過來了,只要還有前途,他們的未來就有希望。
幕僚建議道:「王爺可請八爺過來商議,只是八爺太過年輕,也沒有經歷多少事,肯定還需要王爺多加提點。」
這是暗示胤禔可以推舉八阿哥做傀儡,胤禔自己也是這麼打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