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章 雞犬升天秦太師,大宋中興傳,乾兌,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個要培養的自然是自己的兒子秦熺,儘管誰都知道秦熺是他老婆的侄子,但木已成舟,他只能當秦熺是自己的接班人。
經過一系列操作,秦熺已經有了進士出身,而且一考就是第二名,獲得了正七品朝奉郎的官階,對比同樣成績的考生,他的級別高了十一階。
短短三四年時間,秦熺就已經官至翰林學士承旨、侍講、提舉秘書省,這三個職務其實相當於趙構身邊的秘書長,是秦檜控制趙構言論所特意安排。
1148年,考入公務員隊伍才六年時間的秦熺,已經是資政殿學士、提舉萬壽觀、知樞密院事,正三品,掌握軍事大權。
秦熺最後官至少傅、觀文殿大學士,從一品,比百戰艱難的嶽少保還高一個級別,在朝廷裡,他僅僅位列秦檜之下。
父子二人同為執政官,這在宋朝只有兩例,一例是蔡京父子,但他們父子倆是對頭。再有一例就是秦檜父子,他們父子卻沆瀣一氣不斷擴充秦家的權勢,似乎宋國就應該姓秦,由此可見秦檜的膽大妄為,無所顧忌。
把兒子提到一定位置後,孫子也一樣要把權力繼承下去。
秦熺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秦壎(音燻),次子秦堪和幼子秦坦。
1153年,秦壎要參加科舉了,秦檜吸取了秦熺沒當成狀元的教訓,更加詳細的籌劃。
秦壎和他爹秦熺不同,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自幼是爺爺秦檜親手調教,一直以來成績都不錯。秦檜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對這個長孫也寄予了厚望。
科舉的流程是先在秋天參加州府舉行的解試(秋試),合格後去京城參加次年春天的禮部試,因為禮部屬於尚書省,又叫省試(春闈),省試晉級再參加殿試。
首先,秦壎要參加兩浙路的解試,以秦壎的實力,可以輕鬆過關,但是為了以防萬一,也為了秦壎能夠奪冠,秦檜早早的選好了主考官。
本來主考官是蕭燧(音碎),秦檜派人秘密通知他,讓他作弊使秦壎得狀元,誰知道蕭燧很有點骨氣,他拒絕了,於是主考官換人,換成了陳之茂。
陳之茂跟秦檜的關係一般,但是他也不願得罪秦檜,準備按秦檜的意思辦。
可偏偏這一屆的考生實力非凡,有一個考生和秦壎同為前三甲,他的名字是陸游。
陸游跟秦壎一樣,也是官二代,他爺爺是尚書右丞陸佃,這一年,秦壎十七歲,陸游二十九歲,他們參加的都是鎖廳試。
秦壎的文章寫的是不錯,但是比起大才子陸游來,差的不是一丁半點,陳之茂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要遵從初心,把第一名給了陸游。
為了不惹惱秦檜,他把第二名還是給了秦壎。
搞來搞去,秦檜費盡心思,他的乖孫又得了個千年老二。
秦檜十分惱火,他遷怒於陸游,讓人調查陸游的背景,查來查去被他發現,陸游是個主戰派。
這下可好,秦檜是和平的使者,宋金之間都和平無事這麼多年了,竟然還有人跟他唱反調,他指示旗下黨羽,無論如何不能讓陸游中進士。
同時,秦壎必須中狀元。
秦太師哪來的這個信心?因為省試和殿試的主考官總共有六名,全是秦檜提名的,就算有一兩個人不按規矩辦事,少數也得服從多數。
果不其然,省試過後,秦壎以第一名勝出,陸游榜上無名。
殿試過後,秦壎還是第一名。
秦檜以為這回他老秦家總算是要中狀元了,但他千算萬算沒算到,趙構又來插了一腳。
殿試的前三甲是秦壎、張孝祥、曹冠,其中只有張孝祥跟秦檜沒關係,秦壎是秦太師的乖孫,曹冠是秦太師的門客。
照例,最後的“狀元、榜眼、探花”要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