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入豫(終),闖旗,陳青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問題。
他不用擔心老兄弟不服氣的事情,老兄弟多數都安排在韓彬、曹莽、趙虎和自己的手下,他們只要對直系上司是佩服的,就不會鬧事。
他們既然揹負賊名,想要招到有才有德的能人,這並不容易,或許在這亂世中,學曹操的那一套,只求才,德靠後,這種用人制度才是上策。
徵兵立將之後,就是犒賞將士。
破城這一戰,重傷、戰死的又是六十幾個。傷者延醫治療,加厚封賞,死者厚葬掩埋,參戰者人分五十兩,掌盤子的賞賜是掌盤子的,他要讓底下兄弟知道,自己對手下絕不吝嗇。
三事完畢,吩咐各部,一定注意城外巡防,大慶日子裡也要輪派遊騎、巡邏之人,避免有官軍悄然靠近,需要補足衣物、修理盔甲和馬具的,要抓緊時間,及早做好隨時能撤退的準備。
會議結束,眾人徑直散去,楊開叫來陳遇主,傳他命令徑直去往縣衙方向。
此間,高迎恩正在房間玩耍,沒有空閒功夫瞭解這些事情,聽到手下來報楊開所提要求,無非是想見幾個人,帶走一兩個人,無甚過分的請求,一概答應。
十幾個大小官吏,抓出去了幾個,剩下幾個全部塞在柴房中,高迎恩親兵舉了火把開門後退下,陳遇主急急上前將帶出,領了回到楊開所在的庭院,招呼道:
“商大人,還快隨我來見過當家。”
商榷被陳遇主領進庭院來,依然像堂下那般,不顯驚慌,只是望著陳遇主罵道:
“早知你會這亂賊沆瀣一氣,本官當初就不應該開具路引子給你出城,可恨至極。”
楊開不溫不怒,制止陳遇主的說話,隻字不提徵兵之事,道:
“先生想來也是聰明人,應當知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當今天下,大勢驅使,皇朝更替已成定局。所謂良禽擇木,良臣擇主,你我同為漢人,先生今日投我,共擁華夷,再續漢室氣運,豈不勝過苦守如此彈丸之地,日後投了清軍?”
商榷嗤笑一聲:“黃毛小兒,有何能耐自稱明主?杞人憂天枉論華夷之辯更是荒謬,若非爾等亂賊,我明廷巍巍而壯矣,縱是他清賊鐵蹄敲山又有何懼?”
“我等為何作亂?先生飽讀聖人文章,知曉天下事,更應知道,天災橫行使我陝豫饑民滿地,朝廷腐政三稅加徵,江南尤富何不徵他,到底你們文人士紳從中掩護,難道富人是人窮人便不是人?我等揭竿為賊竊國之本,乃是順天逆命。他崇禎何不是賊?竊國民性命,任閹黨唯親,葬送漢室江山,此乃獨夫民賊!
日後待八旗軍鐵蹄破京南下,爾等看似鐵骨錚錚的文臣士族,現在門口仁義道德,屠刀面前,馬上原形畢露。當又要學元代臣子那一套。要是那女真肯以漢人之法安邦治國,你們便擁護他們的政權,再以華夷之辯、正統論維護自身,枉顧種族、國家蹂躪敵國鐵蹄之下的仇恨跪地稱奴,如此行徑又當如何論處?是為賣國之賊!
楊開不才,殘兵敗將破你商南小城,不費吹灰之力。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指向後院牆外飄揚的闖旗,“此旗之下,即納求生亂賊,又藏立志之士。我軍部屬,承以漢高祖起義之名,勝則,韃虜喂刀,敗則,鐵蹄踏屍。何不壯哉?”
商榷聽得眼皮與心頭肉直跳,他在心中重複唸叨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幾字。縱是他不明白,為何楊開如此篤定,韃子定會破京南下,可這番評天下三賊的說法的確好,強調他們流賊與明皇室爭天下的公平性,提出了民族興亡、驅除韃虜口號。
他並非思想頑固之人,否則也不可能與陳遇主這等人交朋友,其實昨日在公堂之下,他便看出楊開的心思,想要給知縣一個臺階走下臺,可惜後者並不領情。正想要試探他幾句,可惜後來被拖走沒了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