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千騎(下),闖旗,陳青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本,高迎恩大概看到營下人馬漸有起色,又憂到了老回回營下,成了客家身份,種種理由,想要停在南陽一帶,殺人搶貨,觀望形勢。
楊開在其面前,多次提起,莫要忘記了光復老掌盤高迎祥的名氣的重大責任,停在南陽是坐岸觀火,北上與諸營匯合,是冒敵以援,保不定北方先敗了,他們不用打便撤將下來,也能撈個好威名。
而且,沿途北上,路邊皆城,耽誤不了他們壯大陣營的目的,聽他細細剖析,才眼前一亮,覺得楊開此計似乎百利而無一害,大讚他幾聲有才,同意下來。
破城大慶日子一過,高迎恩便下令傷者自留城中裹傷,其餘各隊開出。果然從數目上清算下來,他們這支新隊伍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八千人。
其中,要屬魏千夫部人數增幅最大,三千有餘。楊開手下一千五百餘人,另外兩位老管隊,皆是兩千餘人,高迎恩手下掌有三百餘的親兵。另外還有一事,就是蔡遷轉投魏千夫營下,任了小管隊,領五十位管隊,約莫一千人馬,惹得楊開部下老兄弟人人給他帶上“三姓家奴”的帽子。
無論是楊太歲戰死當天,被排斥在林子外,還是在攻城前,被趕出野地中過夜,更甚至破城之後,仍不被重用,按照楊太歲的任人方式,向來是信親多於信賢的,兄弟之間能有多大差別?
韓彬這人囂張至極及,曹莽又整日黑著張臉,趙虎這小子雖有些魄力,怎奈也不過是楊開部下一個小小親兵,就連新招來的兩個軟趴趴的、不知有什麼鳥用的新人,都與蔡遷平起平坐,種種情況看來,魏千夫都認為,蔡遷是有理由“棄暗投明”的。
再者,他加入楊太歲部以來,戰功都還不錯,魏千夫在先前與秦翼明步交戰時,死傷慘重,也是用人之際。進城之後,與楊開發生的衝突,讓他整日挺槍在女子肚皮上廝殺,似要把從楊開處受到的氣,通通發洩在這些無辜的女子身上。這會兒蔡遷來轉投他的營下,他當然不能吝嗇,便有了如此安排。
……
大軍從商南北邊,走藍武古道分支,輕鬆進入盧氏縣朱陽鎮地界,楊開掌陣前營走在前頭,他們當先找了處山高林密的位置,厚葬了楊太歲,替他立了墓碑,在墓前整齊擺放了十數壇從商南城帶出來的酒水,這才領隊離去。
盧氏位河南西部,屬河南府,府城正是洛陽,所以楊開等人不敢往北冒進,只能沿河南、南陽兩府邊緣,直走東北,經汝州進入開封。總計行程,約莫九百里。
踏上這條道路,楊開坐在高頭大馬上,他回望自己身後這支已經一眼難以看到盡頭的隊伍,寥寥無幾的旌旗依舊飄揚,森森槍戟再次林立;近有己方陣營新人與舊人的吹牛打屁、相互熟悉,遠有將士人歡馬騰,早已沒了老掌盤被捕的陰霾,大概為這幾日的溫飽生活感到滿足。
想想自己穿越到這裡的第一天,哪曾想過自己竟然會成為一支千人騎兵的頭領,成為這個新闖營的核心人物?
從沒想過。
天啟、崇禎兩朝十數年間,多少英雄前赴後繼參與這場農民的起義戰爭,多少不屈的戰士化作了累累白骨,多少營頭背棄了信念,戰火的容顏,至今動人心魄。曾經揮斥方遒、風光無二的高迎祥敗了,難道就要靜靜等待李自成、張獻忠起來?
我能不能試一試?
中軍位置的高迎恩,搖擺在一頭駿馬背上,身後親兵,驅趕著一駕馬車,車上是他尚未厭倦的女子。
幾日下來,班底逐漸殷實,楊開似乎驗證了一個道理,屁股決定腦袋,他變了,尤其野心似乎變得越來越大了。
好在他還是清醒的,迅速按下心中的遐想,這件事情急不得,路,還是要一步一步走才會踏實。
而且這條路舉步維艱,根基打不結實,後面必將諸多麻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