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二四章 關島海戰上,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前主炮開始校射。

武洪亮讓炮手填裝了一枚爆破彈,開始調整炮口的方向。

之所以用爆破彈,是因為其爆炸的水花較大,可以在這麼遠的距離清楚地看到落點。

“轟”

一聲沉悶的炮擊聲傳出。

這個時候距離荷蘭人的戰艦還有兩幹多米的距離。

在外面上,這麼點距離藉助望遠鏡,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對方的戰艦。

指揮艙中,張明舉著望遠鏡觀察著炮彈的落點。

很顯然這一炮距離對方戰艦還有一定距離。

他準備拉近一些距離之後再進行轉向。

武洪亮也看到了彈著點。

剛才那一炮是測量射程的。

華族的220毫米主炮射程最遠可以達到兩幹米。

這個時候的主炮射程主要受到炮管強度的限制。

因為炮管的強度不夠,因此主炮的裝藥量不能太大,否則就有炸膛的風險。

歐洲的主要戰艦作戰半徑還在一干米以內。

華族將作戰半徑拉到兩幹米,已經是一種突破。

在二十世紀末期,主炮的射程才拉到一萬米以上,同時更大口徑、倍徑的火炮也應運而生。

武洪亮覺得,他的這門炮其實還可以增加裝藥量。

當然了,那其實也沒有必要。

“重新裝填,一發爆破彈。”

武洪亮下令,他繼續調整炮口,鎖定了一艘跑在最前面的西班牙戰艦。

這是一艘二級戰列艦,排水量將近四幹噸。

加上巨大的風帆,這艘戰艦要比“龍威號”

高大多了。

瞄準這樣一艘大傢伙似乎非常容易。

門德斯為自己佔據了上風向而沾沾自喜。

風向在海戰中的作用非常大。

在許多歐洲著名的海戰中,最後都是因為風向決定了戰鬥的勝負。

戰列艦的風帆被吹的鼓鼓的,纜繩隨著風帆左右搖擺,發出吱吱的聲音。

門德斯這邊有十幾艘戰艦,他們一開始組成了偃月陣,再過一會兒,就能夠向兩翼分開。

將這三艘不知死活的華族戰艦包夾在中間。

這樣的話,華族戰艦將會遭受到左右兩邊的夾擊,哪怕對方是鐵做得,西班牙海軍的炮彈也能將其揍扁了。

“所有的炮位準備好,讓我們將這幫子東方猴子給送到海底去。”

門德斯很想說將他們變成水猴,不過出于軍官的嚴肅,他還是忍住了。

剛才對面的戰艦開了幾炮,將門德斯給嚇了一跳。

再看對方炮彈的落點,門德斯笑了。

對方這是膽怯了嗎?

就在這個時候,對面的三艘戰艦上方,煙囪裡冒出的煙霧似乎更加濃郁了。

不會吧,他們還能繼續加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仙:我的金手指會重新整理

可聽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