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三八章 艱難抉擇,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拔的底色也從綠色變成黃色再變成紫色。
這裡是邛崍山脈的邊緣。
後世的318國道就是從這裡穿過。
現在這裡屬於松番府,當地的人口結構也是過渡性的漢番雜居。
這裡的人主要從事耕種和放牧混合作業。
放牧是主要營生,也種植青稞。
石達開過來之後利用自己也是反清義軍的身份,迅速與這裡的義軍達成合作。
雙方一個兵力雄厚,一個熟悉地形,各有所長。
要想攻下這裡,確實非常困難。
反正光靠胡林翼手中的東川軍是做不到的。
“嗯,要是能夠將石達開趕到高原上就有意思了,這隻猴子說不定能夠將高原給攪得天翻地覆。”
董良看著看著,突然自言自語道。
“元首,我覺得這次最好還是能夠消滅石達開部,要是真的讓他們深入川西,再想抓住他們可就難了。”
彭能知道董良一直在養寇。
用太平軍去粉碎滿清地方上的統治秩序,尤其是已經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族秩序。
然後華族在接手之後便更容易推進改革。
不過養寇是有風險的,一不小心要遭受反噬。
就像是這次護衛軍差點被楊秀清擺了一道。
要是清軍的勢力再強大一些,真的可能將揚州給佔領了呢。
“老彭啊,打仗是需要資源的,高原上土地貧瘠,能夠供養的軍隊不多,石達開真的深入高原,他們能保有多少軍隊。
當地的資源就那麼多,石達開要想讓自己的軍隊活下去,就要斷了當地人的活路。
那麼他與當地人就不可能真正合作。”
董良說道。
彭能瞬間理解過來:“那您的意思是石達開與松番的義軍也無法長久合作?”
“是有這個可能,石達開從成都帶走了二十萬人,這些人不要吃嗎?他們自己攜帶的糧食能吃多久?吃完了怎麼辦?所以我覺得松番其實可以不戰而下。”
董良分析道。
不過他不準備將自己的建議發給左宗棠。
前線的事情還是讓他們自己來決定吧。
他這個時候更像是跟彭能在這裡紙上談兵。
“元首,林文察這個傢伙,這次表現相當搶眼啊。”
彭能又指著東路的皖北說道:“他不僅僅跑到泗洲擋住了清軍都興阿部的退路,與江寧縱隊合作全殲了這支清軍。
還佔領了泗洲,接著又在五河縣擊敗偷襲清河的太平軍,同樣大敗對方。
接下來,東陸軍的兩個縱隊一起拿下廬州府。
整個皖北基本上到了我們手中。
此戰乃是我護衛軍二期北伐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
林文察這傢伙用兵真是堪稱出神入化,手下的贛州縱隊更是如臂驅使。
元首,我準備在全軍嘉獎贛州縱隊。
還沒找您審批呢。”
彭能正好跟董良請示一下這件事情。
董良當即說道:“是要嘉獎,打的好的要嘉獎,打不好的就要批評。
中路軍讓揚州上萬百姓死傷,這件事情必須要由他們擔責任,回頭同時在全軍批評。”
說到了通報嘉獎的事情,董良當即將中路軍的舊賬也搬出來。
不過彭能卻有些顧慮:“元首,這會不會有些嚴重了啊,參謀長那邊面對的是清軍的幾十萬主力,本身兵力就不夠。
而且誰能夠想到太平軍會與滿清勾結呢?這要是批評了,會不會寒了將士們的心。”
董良擺了擺手說道:“噯……一支軍隊要是連批評都無法接受,那麼還怎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