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五六章 奪命雞湯,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拔為武將,他的本名叫湯達福。
歷史上此人在隨石達開出走之後,中途從廣西返回天國,後來跟著李秀成攻略浙江,被封為孝天義,手下扶朝天軍也是太平天國後期一支勁旅。
他還是天國的進士,是石達開手下少有的文化人。
武將方面,石達開手下還有黃玉昆、傅忠信、彭大順和石祥貞等人。
其中黃玉昆是石達開的老丈人,最受石達開的信任。
軍帳中的氛圍有幾分凝重,大家都是沉默不語。
石達開他們現在雖然處在邊角位置,但卻是絕路。
眾人都覺得太平軍不是華族的對手。
汶川一戰讓很多主戰派都清醒了許多。
他們認識到妄圖依靠人數和地形對抗護衛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黃玉昆看了一眼自己邊上身材短小的朱衣點。
對方給自己使了一個眼色,很顯然是讓黃玉昆先說。
畢竟黃玉昆是石達開的老丈人,說錯了也不會受到處罰。
“翼王,人挪活,樹挪死,當年我們從廣西一路殺到天京,那時候隊伍越來越大,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咱們一直都在流動。
您看看,到了天京城,定了都,才兩年不到的時間就落到現在分崩離析的下場。
臣以為,我們還是要離開這裡,這天下大的很,海匪之勢已成,他們有整個南方富庶之地作為供養,咱們手中的資源不如人家,如何與之對抗。
不如學那虯髯客,海外建國。”
黃玉昆是這話其實也是眾人的意見。
楊秀清多聰明的一個人啊,不也跑到了西北嗎?
他們現在想要割據川蜀顯然是不現實的,沒有任何一箇中原王朝會放棄川蜀。
朱衣點熟讀經史,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他趕緊引經據典地附和黃玉昆道:“翼王,翼貴丈(眾人對黃玉坤的尊稱)說的沒錯,咱們不能在這一棵樹上吊死,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手中只要還有兵馬,那麼天朝就還在,而我們能夠保持實力,對軟禁在華族的天王也有幫助。
那群海匪忌憚咱們也不會虧待天王。”
彭大順和傅忠信等武將也主張殺出去。
石達開沒有急著發表意見,而是看著手下將領們的表演。
君臣之間本就是相互博弈的兩個權力體系。
很多決策都是兩者博弈之後的做出的,從來沒有絕對的獨裁者。
“岳父說的沒錯,朱大人的話也在理,但是當前的情況,大傢伙都清楚,我們想要走,走得動嗎?還有往哪裡走?”
石達開說的才是問題的關鍵。
他們這支隊伍之前受損嚴重,拿下成都之後,卻又擴張得太快了。
就像是一個瘦子餓了很久,身邊一下子食物豐富起來。
結果一下子吃成了一個大胖子,現在身體都還沒有適應過來,甚至連正常的走路都是問題。
作為軍師,朱衣點責無旁貸,這個時候只能由他來解答石達開的問題。
“翼王,我等從成都離開的時候走得急,沒有時間甄選這些青壯,但是這兩個月,在下與諸位將軍基本上已經將精銳給挑選出來。
共計得到了戰兵五萬餘人,餘下諸人可編入輔軍,負責收集糧草,這樣我軍便可以快速轉移,只要保住了這五萬核心,那些輔兵咱們在什麼地方都可以招募。”
朱衣點的意思是,今後行軍只管精銳,輔兵丟了便丟了。
這是典型的流寇作戰思路,只管老營兵,剩下的裹挾之人便是可以隨便放棄的。
石達開終於點頭,算是認可了眾人的建議。
這個時候,有些沒頭腦的悍將彭大順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