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二〇章 萬生島,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糧食必須要自己解決。
因此黃德美需要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專門從事生產活動,為部隊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
而他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擴充根據地,這樣就能夠保證核心根據地的安全。
……
與黃德美不同,江源嫂在納土納群島的活動有些像太平軍。
明朝時,鄭和下西洋,因為島上的物產豐富,適合為艦隊補給,將這裡作為自己在南海的重要補給樞紐。
也正是因為物產豐富這一特點,這裡才被命名為萬生石塘嶼,寓意衍生萬物。
後來明宣宗知道這裡,特賜字“萬生嶼,安不納。”
明確了這裡是大明的直轄國土,而且考慮到這裡的路途遙遠,恩賜永不納稅。
也就讓這裡有了後來的名字納土納群島。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裡處在南海的西南端,是通向馬六甲海峽的必經之路。
而且萬生嶼是南海諸島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大島,是其他南海島嶼加在一起的一千倍大。
哪怕是到了滿清,官方也在認可這裡是中國之領土。
只是滿清閉關鎖國,掩耳盜鈴,根本就管不了這裡。
明朝時期,以曾沅芳為代表的鄭和船隊船工留在這裡生活。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島上的華人互相幫助,繁衍生息,親如一家人,過著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
曾沅芳死後,他的妻子成了島民事實上的領袖,她一直活到了九十歲,被人們尊稱為曾母。
因此後來有人稱這裡為曾母群島。
到現在曾母群島這個稱呼已經少有人提了,但是“曾母暗沙”這個名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
此時的萬生島被荷蘭人掌控。
因為島上的主要居民都是華人,這讓荷蘭人非常忌憚。
他們對華人課以重稅。很多華人不堪重負,搬遷到了南洋的其他地方。
然後這些荷蘭人又調來一些土人過來,平衡這裡的華人人口。
到了董良前世的時候,這裡百分之八十都變成了馬來人。
而現在,島上依然是以華人為主。
董良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將江源嫂給派到這裡。
江源嫂本來準備到這裡暗中發展復興會會員,然後等到國內準備好之後,配合軍隊趕走荷蘭人。
結果卻出現了意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