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二四章 突襲海防港,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阮登楷想死的心都有了,只是他沒有那個勇氣。
“本官是北圻經略……”阮登楷自報家門,想要獲得一點優待。
但是兩名高大的護衛軍士兵架著他,像是拖死狗一般將他拖回戰場上。
“阮登楷在此,還不趕快投降。”劉永福帶著幾個大嗓門兒士兵跟在後面大聲喊道。
這一招確實管用,他們所過之處,安南軍紛紛丟下武器跪地投降。
這些安南兵中的大多數都是被招降的亂民,本來就沒有什麼戰心。
這個時候看到主將都被抓了還有什麼好抵抗的。
之前是阮登楷養著他們,他們為阮登楷而戰,而現在他們的大金主都被抓了,只能投降了。
劉永福自知立了天大的功勞。
不過他還是非常冷靜的,還知道用阮登楷威脅那些安南士兵投降。
這一招確實非常管用。
北圻的安南軍雖然廢柴,但是也不是沒有敢戰之人。
不過阮登楷被抓,幾乎所有人都放棄了抵抗。
安南縱隊在郎莊取得大捷之後迅速南下。
幾乎沒有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北寧。
與此同時,第三艦隊也順利佔領了位於河內下游的入海口海防。
這裡是河內與外界聯絡的主要海港。
安南人在這裡甚至駐紮了一支由十幾艘戰艦組成的艦隊。
安南人的主力戰艦是裹銅風帆戰艦,其裹銅技術最早是從法國人那裡學習的。
阮朝本來是安南南部的一個地方軍閥,因為與洋人的貿易頻繁,獲利頗多。
阮朝的先主與洋人勾結,統一了安南。
在這期間,他們學習了很多洋人的技術。
其中在戰艦建造方面吸納的技術是最多的。
只是最近幾十年,安南人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戰艦的建造逐漸荒廢。
加上之前在峴港與法國人的海戰中損失慘重,現在的安南海軍已經大不如前。
北圻並非安南海軍駐紮的重點,他們的主力得在峴港,那裡是安南的開放口岸,位置相當於滿清的廣州。
因此這支駐守的在海防港的艦隊只有兩艘裹銅西式戰艦,其他的多是長體槳帆船,這種船既可以在海上作戰又可以在內河支援作戰。
在華夏的東南沿海,這種船被稱為蜈蚣船。
其船身長,速度快,但是船體結構太過脆弱。
兩艘裹銅帆船,分別是“靜洋號”和“清陽號”。這兩艘船建造於1840年。
那個時候英國人入侵滿清,安南人心中不安,因此一口氣增建了七艘裹銅戰艦。
此艦長七丈二尺,寬一丈八尺,橫一丈五尺三寸。
同樣的,第三艦隊對海防港的攻擊也採用了突襲的方式。
因為安南人已經提前釋出檄文要討伐護衛軍,因此護衛軍此舉就不算是不宣而戰。
張明這個人指揮作戰以靈活著稱。
當初他率領火箭艇分艦隊的時候,就將海上狼群戰術運用的十分嫻熟。
此戰是他接手第三艦隊之後的首戰。為了打好這一仗,他經過了周密的計劃。
首先肯定是用火箭艇突襲,為密集的火箭彈對港口內的安南人艦隊進行覆蓋射擊。
當然了港口不同於其他的地方,不是你想突襲就行的。
因為必須有熟悉港口情況的人才能夠帶領船隊快速進入一個港口。
而第三艦隊中有很多原本廣東水師的官兵。這些人恰好對海防港比較熟悉。
作為天朝上國的艦隊,他們每次路過海防港的時候都會到這裡混吃混喝。
天朝軍隊來了,安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