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一八章 海外創業的華族,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蘇丹國計程車兵,周圍的一些小土著部落也紛紛加入蘭芳國。畢竟只要交一點點的稅收就能夠獲得保護。
後來蘭芳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畢竟以華人的勤勞,蘭芳國想不強大都不行,他們甚至一度控制了整個婆羅洲。周圍的蘇丹國都成為了他們的附庸。
但是蘭芳國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埋下了一個隱患,它是因為外敵臨時拼湊起來的,缺少一個強有力的核心。
而且蘭芳國並沒有自己的政治報復,他們一開始還上書滿清,希望成為滿清的附庸,這得罪了一些反清的海外華人。
要知道在此時南洋,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滿清滅亡南明的時候逃過去的,他們就是因為不想接受滿清的奴役才遷移南洋的。
一味的追求利益,終究會因為利益而產生柔盾。
在二十年前,就有一個劉姓的家族後人勾結荷蘭人準備將坤甸的大家族一網打盡,然後由自己來做蘭芳的王。
只不過這件事情被人提前告發。不過也引發了一場內訌。
現在的大統制羅燁一直是一個老好人。他在大統制的位置上已經將近十年時間。這十年時間,蘭芳國內部的情況基本穩定。
不過外部卻在不斷地變化。
首先是英國人在中英戰爭之後,加強了對婆羅洲的滲透。
一個叫布魯斯的英國窮屌絲,用繼承來的三萬英鎊買了一艘退役炮艇,在近海航行到了砂勞越地區,一開始幫助汶萊人打擊地方起義,接著就做了這個地方的總督。再接下來他就不走了,自己建立了一個王國。
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實際上這是英國人對婆羅洲的侵略手段。
在南邊,荷蘭人也加強了對婆羅洲南部的投資。
尤其是這幾年華族在那霸建立了交易所,荷蘭人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大,需要建造更多的農場和礦場,滿足華族的需要。
而這些地方都不如蘭芳國控制的地方好。
因為坤江是婆羅洲上最大的河流,其沿岸也是最為富庶的地區。勤勞的華人在河流的兩岸開闢了很多農場。
英國人因為在港島戰敗的事情,對華人非常忌憚,他們雖然沒準備繼續跟華族開戰,但是已經開始在自己的殖民地排擠華人。
因此他們也不會允許一個華人建立的蘭芳國就在他們的身側。
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將目光瞄上蘭芳國。
而羅燁卻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他只想著維持蘭芳內部的平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