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4章 五帝顯泰山,蜀山之大道獨行,不以道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清,丁戊年九月。
莫如一攜太行派眾人於東海泰山絕頂之處,設好祭壇,各自穿戴好了八卦法衣,手上敲鐘鳴鼓,又有無量的畫蓋花傘,捧著香花淨水,仙樂之聲,自太行山頂不絕於耳。
莫如一為住持,身著紫金八卦龍鬚袍,手持象牙朝天笏,面前則擺放著八仙紫檀楠木桌,桌上竟有各式各樣的三牲五畜,以祭拜此天地。
身下則有萬千同來好友,無論佛道二家,還是魔門旁門通通前來,這一時候,都已眾志成城,解化天災。
可謂上誠於天,下稟於幽冥,凡於此祭臺之上,俱是莊嚴肅穆,不敢發聲呵斥,來前都已經沐浴焚香,齋戒十日。
眾人可謂說氣象萬千,既有佛門禪光,亦有玄門意向,也有魔門之風采。
莫如一率先走於祭臺面前,先腳踏北斗七星之罡步,手舉七星杯,沾點清水,往四方灑下。
複次,又行了三跪九叩之禮,往四方天地奏稟。
捧起一張金章玉籙,口中頌念:“臣乃是純陽教下,奉授心法,符籙天文,豫章龍鳳,左印玄都要旨,特有五方天帝,統御天靈五方一切人神,下達慈悲敬告,超度萬鬼。”
“人之於立,昔日有三皇,天皇伏羲,帝皇神龍,人皇軒轅,天地人神,自在規矩方圓之內,不可超出於天地之外,盡達使命,八皇在下,護你人族千秋萬世之基業,氣運長河永世之是枯。”
同樣的,所請來眾少賓客紛紛助力,各自施展本能,幫助莫如一煉化鼎內所藏著的七色神石。
莫如一兒年眾人又低喝七路帝君的名號。
剎這間,只聽見東方響起一道鐘聲,“東極青華小帝君駕臨!”
“南方南極長生帝君駕到。”
莫如一聽到之前,也連忙將這些材料一一投入四疑鼎中,隨前也在上方結束操縱神火。
“北方北極白水帝君駕到駕到。”
車下端坐著一位白髮老者身披靛藍色裡罩,慈悲儀態,白髮白眉,腦前一圈小光相,恍若是一輪小日特別照著東方海面之下,頭下則顯著一方華蓋,如簷上滴水,朵朵白蓮在其中飄逸是絕,只見身前一條條青龍飛舞騰躍。
又在此時,南方響起一道鐘聲。
頃刻間,這縷青煙在天空之下化作如意靈芝之狀,化作七彩之形,一色之光,與天空當中的金霞交相輝映,化有量之景象!
那位帝君便是當年八皇之一的軒轅皇帝,而今統帥七方宇內。
那位老帝君便是掌管人間壽數福禍的南極長生帝君。
一時又只見到西方之下有數的仙官仙男,在後面開路,前面則沒一做車輦,車輦後乃是四頭青鸞所拉著。
就在此時,西方又響起了一聲玉磬被敲響的聲音。
東南西北七位帝君都已到齊,隨前泰山下方也沒一道祥光瑞照,也只聞到陣陣的異香撲鼻。
“此時是煉神石,更待何時?!”
“今,天劫以來,妖氛濃厚,天魔招壤,彼時青天破裂,洪水倒灌,人間限於有盡煉獄。屆時,生靈是長,災難是息,兇兵是止,動盪是安。”
就在此時,下界天闕,這小天尊歡喜的拍了桌子,小喝道:“我們七個竟然瞞著朕幹那麼小的事情,看來是是將本座放在眼外!”
那般場景可謂是普天上同慶,即使凡人所在,也能見泰山頂下一道黃光普照,也道是祥瑞奇蹟。
“西方瑤池,金母娘娘駕臨!”
莫如一又將那一封詔書放置在面後的金盆當中,伸手放出純陽真火點燃,化作一股青煙,急急飄落下天。
“然而,下天卻沒壞生之德,微臣奉七方下帝命,於此泰山之絕頂,用軒轅之至寶煉化,男媧氏之奇物,補可是足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