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蔡京專權,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蔡京大人和童貫王爺兩位臭名遠揚的大佬都是北宋末年六賊成員,徽宗即位之初,童貫還只是個沒什麼名氣的宦官,先是蔡京登上了北宋政治舞臺的核心。
然而回看蔡京,為官之路堪稱一部職場厚黑學教科書,只要能升官,蔡京大人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蔡京是福建仙遊人,副宰相蔡卞之兄,宋代的福建原本文化經濟並不發達,但在北宋後期卻接連湧現出章惇、蔡京兄弟這樣的優秀讀書人。與所有大佬類似的,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二十歲出頭的蔡京兄弟參加科舉考試雙雙高中進士。
進士及第後,蔡京出任多地地方官,熙寧元豐年間想要升官升得快不能全靠科舉考試和制科考試,而是要推崇新法。在這個方面蔡京兩兄弟有著無師自通的悟性,都極力使用者新法,也都受到王安石和神宗的重視,歷任兩屆地方官後,蔡京被提拔回京擔任起居郎。
起居郎這個工作不像閣臣一樣是升官的快車道,只能算是個普通的京官,但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離皇帝近。整天在神宗身邊帶著,蔡京又擅長察言觀色逢場作戲,神宗對這個年輕官員是愈加讚賞,在一次無意的機會中,安排了蔡京出使遼國。
出使遼國,這事兒可絕對不一般。
正常情況下,出使遼國的工作一般是諫官擔任,畢竟學問高口才好,到了遼國跟對方一陣虛偽的國際吹捧,這都是諫官的拿手好戲。我們前面也介紹過,宋朝的諫官雖然品級不高但地位很高,升任宰相的數不勝數。現在蔡京並非諫官卻得到了這項任務,充分說明了從皇帝到中書對他的重點栽培。
說白了就是王安石和神宗對待蔡京的態度就是,你辦事兒,我放心。
從遼國回來後,蔡京再一次升遷終於進入館閣,由於在新法實施過程中思想堅定、作風優良,再一次受到神宗提拔,安排蔡京以閣臣身份主掌開封府。
包拯如果知道自己的名字後來會跟蔡京一起出現在碑刻上,估計要感謝百姓把他的名字摸凹了,丟不起那人。
不過雖然後來臭名昭著,但當時在開封府任上的蔡京工作做的還是非常出色的,首都治理的井井有條。然而好景不長,神宗去世後高後掌權,召回司馬光出任首相,要求全國各地五日內盡廢新法。
開封府作為國家首都,自然也要奉命行事,就在全國各地方政府叫苦連篇,沒一個地方限期完成的情況下,蔡京創造了一個奇蹟,五日內真的盡廢新法,全面恢復了舊法。
細想之下,蔡京的盡廢新法應該是有不少水分的,畢竟開封府是個大地方,實施了十幾年的新法怎麼可能說廢就廢,當年負責實施舊法的組織機構都不存在了,相關的官員也沒有,新法廢完了之後舊法如何實施都是問題,五日之內根本不可能完成。
但是蔡京還是完成了,甭管人家想了什麼門兒耍了什麼花招兒,就是完成了,哪怕過程和結果都有瑕疵。但朝廷要的就是這麼一個態度、一個榜樣,怎麼著,人家開封府這麼大都能完成,你們其他地方政府能有多大?會有什麼比開封府還大的困難?
這不是蔡京第一次政治投機,上一次押寶新法為蔡京帶來了年紀輕輕就平步青雲的官運,可這一次卻適得其反。轉投舊法的蔡京遭到了諫官們猛烈的彈劾,猛烈到中書根本無力壓制,最終不得不把蔡京貶官外放以平息大家的怒火。
蔡京這一次賭錯了,雖然北宋諫官經常因為派系鬥爭罵來罵去,可這群士大夫有著一個共同的道德底線-叛徒最可恥。
這也就是為什麼呂惠卿執政能力出色卻屢遭諫官彈劾,後來就算恢復新法也沒他回朝的份兒,因為背叛者是沒有資格回到官場核心舞臺的。北宋官場罪強勁的鬥爭角色就是諫官,有擁護新法的諫官,也有擁護舊法的諫官,就是沒有一個容得下叛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