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鏖戰陝西,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本在河東收拾的就是宋軍殘兵,沒什麼戰鬥力,聽說曲端派兵打了過來一想也不是對手,乾脆鳳翔府也不去了,直奔揚州行在找趙構去了。

又是要殺王庶又是派兵打王燮,曲端在陝西簡直無法無天,訊息傳到朝廷,趙構雖然在金國面前慫,但收拾國內武將可從來沒妥協過,一紙詔令下來,調任曲端回朝到禁軍任職。

古往今來,要收拾某些個權臣第一步就是先把他調離原工作崗位,否則他身邊全是親信中央沒辦法下手。曲端一看朝廷要自己進京,總覺得朝廷要治他的罪,堅決不接受任命,賴在他的涇原路大本營不走。

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張浚來到陝西總管南宋西部所有軍政事務。

張浚是徽宗政和八年進士,靖康年間任職太常主簿,北宋滅亡後不願在偽楚做官便躲了起來,聽說趙構稱帝后趕赴南京應天府投奔,被提拔為御史。

雖然是主戰派,但張浚一直反對同為主戰派的李綱,認為其執政措施太過專權。靖康年間彈劾李綱專權,到了趙構的建炎年間又彈劾李綱專權,趙構當時雖然重用李綱,但需要在朝中保持不同的聲音,於是對張浚也很重視。後來趙構南逃到揚州,張浚屢次上疏請求北定中原,但趙構和汪伯彥黃潛善君臣均無意北歸也不做防守。再後來金軍打到揚州趙構倉皇逃竄,張浚在江南收拾殘兵,幫助趙構平定了苗劉兵變。

南宋初期由於隨時面對金軍南下,很多朝中文臣都有外出領兵的習慣,呂頤浩、張浚都曾在外領兵。陝西方面關於曲端行為不軌的奏疏報上來,宰相呂頤浩要留在朝中,而能帶兵的文臣張浚自然是入陝坐鎮的最佳人選。

為了提高張浚的威望,臨行前趙構特地將其升任為樞相,以樞相身份經略西部諸路。但張浚深知陝西的驕兵悍將不是僅憑官大就能管得住的,早在出發前他就瞭解到了曲端擁兵自重的行為,為了穩住局勢,張浚決定先禮後兵,懷柔曲端試試看。

建炎三年十月張浚來到興元(今陝西漢中市),為了爭取曲端,剛一到任張浚便以全家性命做擔保向朝廷奏報曲端是忠臣不會謀反,接著邀曲端前來,將其登壇拜為威武大將軍,三軍雷動吶喊,非常感激張浚對自己的信任,表示堅決擁護張浚的領導,抗擊金人收復國土。

表態誰都會表,可曲端是不是真心服從張浚心裡打鼓,不過不勞煩他擔心,完顏婁室上次佔完幾個州縣還沒走呢,建炎三年十月完顏婁室再次發動攻勢,來給張浚檢驗檢驗陝西的宋軍到底服不服管。

上一次建炎二年三路伐宋時完顏婁室曾經攻下了長安,但後來金軍受不了太熱北歸,長安又歸附了南宋。建炎三年十月,完顏婁室率軍南渡渭河再次攻打長安,長安守軍不戰而降。接著金軍出潼關進攻陝州(今河南陝縣),陝州守將李彥仙派人向張浚奏報,說自己拖住金軍,請主力北上直搗太原收復故土。

李彥仙的這個提議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圍魏救趙攻其必救,但與曲端不同的是李彥仙是把自己作為被圍的物件,要犧牲就犧牲自己,而曲端是把別人作為被圍的物件,要犧牲就犧牲別人。張浚感其忠義,派人送信讓李彥仙堅壁清野,該退就退,不要與金軍硬拼,被李彥仙嚴詞拒絕,誓要與金軍血戰到底,絕不會後退一步。

不惜生命保家衛國與敵死戰,別說是違抗軍令,就算是違抗天王老子的命令都沒錯。

李彥仙想要死戰,張浚可不捨得讓英雄戰死,當時陝西諸將手上有機動兵力的也就只有曲端了,於是命令曲端前往陝州救援,軍令傳過去,被曲端拒絕。

大敵當前,曲端再一次違抗軍令拒不出兵,而原因據史料記載,“端素疾彥仙出己上”。

曲端跟李彥仙的恩怨,還要追溯到建炎元年,當時李彥仙只是陝州地區一名宋軍基層將領,金軍俘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