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2章 【劉氏三兄弟】,北宋穿越指南,王梓鈞,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0542劉氏三兄弟0542劉氏三兄弟→:
由於會州守將米擒遇興獻城投降,楊志拿下會州的速度實在太快,完全打亂了西夏君臣的談判節奏。
西夏只能從靜塞軍司、嘉寧軍司、祥佑軍司、神勇軍司調兵,把兵力空虛的西壽軍司給兜住。
而且,這些軍司的部隊還不能全部抽走,須得留下足夠士兵防守寨堡。問題是西夏去年趁虛而入,擴張了一大片地盤,遍地寨堡需要攤出大量兵力。
西夏選擇放棄一些寨堡,收縮兵力鞏固防線,且擄走棄守地區的人口。
這就給了劉延慶、折可求、劉正彥、苗傅等人機會,他們雖然沒有足夠軍隊和糧草擴張,但收復各自轄區的失地卻可以試試。
癩蛤蟆趴腳上,不咬人他噁心人啊!
西夏就被這些兵頭子噁心壞了,甚至連環州城都被迫放棄,一路撤退到白馬川和歸德川交匯的洪德寨。
不這麼做不行,因為苗傅、劉正彥在進逼環州城的同時,又分兵去攻打東邊的安塞寨、惠丁堡。
那裡運送軍糧比較麻煩,西夏沒留太多兵防守,遲早會被苗劉二人攻克。然後就能翻山越嶺西進,攻打環州城後方的烏倫堡、肅遠寨,徹底切斷環州城守軍的退路和糧道。
劉正彥這個朝廷任命的環州知州,終於拿回了自己的州城,不用整天窩在寨子裡練兵。
而且,由於環州城的西夏守軍,撤退得比較倉促,他們擄走的百姓不多,劉正彥好歹還有些人口可用。
在王淵寫信提醒之下,苗傅、劉正彥隨即上疏朝廷,請求辭去各自的太守職務,希望朝廷能夠派遣流官來治理。
“這苗劉二人,倒是識時務,”朱國祥問道,“我手裡沒有合適人選,你覺得該派誰去做環慶知府?”
朱銘笑著說:“劉子羽。”
朱國祥立即有了印象:“就是李寶、王淵、方孟卿舉薦的那個淮安知府的兒子?他在歷史上很有名嗎?”
朱銘解釋說:“《宋史》有專門列傳的人,稱得上文武全才。先說文的,此人號稱十歲就通經史。朱熹喪父之後,一直跟著劉子羽生活。他既是朱熹的老師,又相當於朱熹的養父,對朱熹的思想影響極大。”
“再說武的,劉子羽十一歲就隨父混跡軍營,傳聞其每天練習射箭三百支。而且通曉兵法,在徵方臘時立過功。但真正聲名鵲起,卻是在靖康之恥以後。”
朱國祥明白了:“這人也是南宋名將?”
朱銘搖頭道:“不是名將,而是名帥。他爹劉韐死於靖康,他自己被張浚舉薦,到秦州總領五路兵馬。此人練兵很有一套,短時間內就練成強軍,收復延安、晉寧、麟府、鄜州、坊州等失地。他因功升遷為趙構近臣,後來前線大潰敗,劉子羽再次臨危受命,迅速聚攏散兵遊勇十餘萬,吳玠、關師古等人都歸他節制。沒有劉子羽的全盤籌劃,就沒有吳玠的和尚原大捷,估計南宋的川陝防線當時就崩了。”
“這人有點像救火隊員,幾年後又去救火。最危險的時候,他身為一方帥臣,竟自領三百兵守山寨,頂在金兵進攻的最前線。可惜啊,立功卻遭奸臣誣陷而貶謫,此後做了十多年地方官。最後做地方官做到了前線,面對金兵南下堅壁清野,組織數十萬百姓撤得井井有條。卻因拔掉金人議和時的侮辱性旗幟,被彈劾破壞議和大事,四十五歲就遭罷官而歸隱。”
朱國祥驚訝道:“做了那麼多事情,居然才四十五歲,這人現在不是更年輕?”
“他今年應該是三十歲左右,”朱銘心頭默算了一下,“此人在史書裡出場不多,但每次接手的都是爛攤子,而且總能挽大廈之將傾。偏偏他的仕途生涯,大部分時候在做地方文官,跟軍事其實是完全不沾邊的。人物屬性至少在s級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