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章 【提親】,北宋穿越指南,王梓鈞,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銘看完張家的求親書,坐在辦公桌前認真思考,這種聯姻對自己有什麼的利弊影響。
似乎沒有什麼害處,但好處也不怎多。
主要是因為張家在江西且目前並無身居要職之人。
倒是雙方結親之後,朱銘一旦起兵,會把張家坑得欲仙欲死。
朱銘原本打算,尋個西軍將門世家聯姻,比如種家、折家之類的。但漸漸發現不具備可操作性,文臣和武將聯姻在宋初還算正常,在北宋中期就漸漸變少了,一來文官看不起武將,二來文武結親似乎有所忌諱。
真要結親,起兵之後再結也不遲,到那時估計就變成了納妾。
朱銘甚至用拼音寫信,詳細討論造反時間,基本確定三個時間點:
第一,在方臘起義之後,趁著官兵前往兩浙,自己在漢中進行響應。
第二,在童貫伐遼之後,西軍精銳損失慘重,正是造反的好時機。
第三,靖康之變以後。
朱國祥的回信是,響應方臘起義太過冒險,至少也得等到童貫伐遼。
朱銘基本同意老爸的觀點,但覺得策應方臘也能成功。
方臘起義軍的主力,一年時間便遭覆滅,純粹是撞到了槍口上。當時官軍已經聚集於京畿,各種後勤工作也辦得妥帖,童貫是要帶著軍隊伐遼的,獲知方臘起義只能跑去鎮壓。
兵甲齊備、後勤充足的全國精銳,連聚兵的時間都省了,直接拉去打方臘。怎麼可能撐得住?
說實話,如果方臘沒有造反,童貫伐遼也不會打得那麼難看。至少不缺糧草和軍械啊,士氣肯定要高得多。
等童貫鎮壓完方臘,不論勝負如何,大宋都財政崩潰了,因為東南地區已千瘡百孔。
到時候,朱銘趁機佔領漢中和四川,掐斷大宋的另一條財源。即便西軍精銳仍在,糧餉也嚴重不足,拉來鎮壓朱銘,很容易在半路就怨聲載道。
打仗終歸打的是後勤!
就像歷史上的宗澤,根本沒有“過河”的可能,因為他沒有後勤可言。
《宗澤遺事》乃宗家後人編寫,大量內容與正史不符,也跟當時其他文臣的奏疏有出入。
什麼四方義士雲集京師凡二百萬人,糧草還能吃半年,這種記錄只能信一半。
宗澤的抗金精神不容質疑,三呼過河也多半是真的,他肯定屬於民族英雄。
但宗澤後人說糧草還能撐半年,那就純屬扯淡了。
前一年京畿才鬧了大饑荒,漕河又被堵塞,還來了無數嗷嗷待哺的義軍,宗澤再厲害也不能變出糧食啊。
宗家後人為了圓謊,還說宗澤受命疏通漕河,七天就搞定。而真實情況卻是,宗澤根本沒接到這個命令,且在宗澤前往東京之前,當時的東京留守已經在疏通了。
疏通了也沒太大用處,運到東京的漕糧,只勉強緩解饑荒而已。
因為金兵肆虐州縣,漕運系統已經崩了,能運去幾波糧食已是極限,後續運糧活動完全陷於停滯狀態。
宗澤當時最大的問題,不是什麼消滅金兵,而是如何弄來糧食賑災,讓那龐大的各路義軍吃飽飯。
實際情況是:“汴梁大飢,米升錢三百,一鼠直數百錢,人食水藻、椿槐葉,道殣,骼無餘胔。”
就算趙構有骨氣,敢跑回去守東京,也得跟著宗澤一起捱餓。
金兵也知道東京是啥情況,靖康年間他們已經搜刮完錢財,那裡沒錢又沒糧,還跑去幹什麼?從頭到尾,金兵都沒再攻打東京,而是繞去四方攻城略地。
宗澤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敢於任事,願做中流砥柱。
且馭人手段高明,能安撫無數餓肚子的義軍,上百萬饑饉軍民竟沒鬧出大亂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