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節,野心家,石頭與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粉廠,多少臺機子,工廠的規模,基本上北京城都是吃他麵粉廠磨的面。說一些工廠的事,潘東家也要探一探邵東家的底,開口第一句就問到了點子上,同邵東家打聽縣裡田畝多少。
褚韶華當時就聽的眼中一亮,想著潘東家這話可真是問到了點子上,且這話一出,可見潘東家的氣派。只是,這樣的事若是叫她答,她是答不上來了。小邵東家只是一笑道,“我們縣算是個大縣,縣裡多是種小麥、玉米、大豆之類的作物,田地的話,以前聽縣長提過,在冊的有五十萬畝左右。不過,田地的肥厚也不同。”
雙方都是心裡有數的人,一問一答就知道都是做足功課的。小邵東家道,“我們縣就是一樣,沒什麼大地主。家裡有個千八百畝地的就算是田地多的了,離北京遠些,兼併的不是很厲害,多是一家有幾畝田、十幾畝田、幾十畝田,都能過得日子。這些年兵荒馬亂的,也有不少地方鬧饑荒,我們那兒算不得什麼富庶地界兒,可這些年也沒鬧過饑荒,好好壞壞的,總有人們一口吃的。”
“如今這就是好地方了。”
“是啊。”邵東家道,“您工廠的機器是美國機器還是德國機器,我聽陳太太說機器不小,產面量也高,我這回來可是想開開眼界。”
潘東家一笑,請二人一道參觀車間。邵東家處處留心,看機器數目與潘東家說的並無差別,機器不算新,卻也不舊,工人穿著統一顏色的衣裳,戴著大口罩幹活。這磨面的車間難免有些粉塵,聲音也大,震得人耳朵轟轟響,外頭煙囪裡突突的冒著黑煙,可能在百年後就存在不環保的問題,不過眼下這樣的工廠可是當下首屈一指的新式工廠。
待回到客廳,潘東家想到邵東家對機械挺留心,還特意看過機器上的銘牌,回憶一下邵東家的談吐,便問,“不知邵東家哪個大學畢業。我看你不似私塾學堂能教出來的。”
小邵東家笑,“比起前輩,我是後進。我大學在美國讀的普林斯頓大學機械系,我對現代機械都比較感興趣,就是回家被我爹按在家裡不讓我出門,這好容易能出來看看。”
潘東家想了想,“啊,我讀書那會兒,還叫新澤西學院。”
“唉喲,我與前輩竟是同一所大學讀的書,這可真是緣分。”
“那倒不是,我當初是在英國劍橋唸的大學。假期時受朋友之邀去過美國,新澤西學院是美國名校,賢弟能去那裡讀書,我看賢弟的年紀,應該是五年前第一批庚子賠款的留學生吧。”
小邵東家謙虛,“僥倖而已。”
潘東家都覺著奇怪,想著邵東家這樣年輕的留學生,當年還是庚子賠款出的國,如何回國賣起糧食來了。倒不是看不起賣糧食的,而是小邵東家名牌大學機械系畢業,怎麼著也能找到一份體面工作的。小邵東家似是看出潘東家的疑問,搔搔頭道,“當年我也沒想考出去留學,那會兒我在保定府讀書,我爹去看我,聽聞人家要招留學生,政府給錢出洋讀書,我爹那個心切,硬逼著我去考。我是去年剛回國,出國好幾年不在家,家裡也實在想我,這一回來就捨不得我再走遠,索性就在家住些日子陪陪爹孃。這不是遇著收糧的事兒,我就過來了。一則為家裡分憂,二則也是出門走一走。”
一個老牌留學生遇著個新留學生,那能說的話題就多了,稱得上是相談甚歡。說著說著,就見老楊陳三叔回來了,老楊把開的條子給潘東家,道,“東家,一共是九百七十斤麥子,都是一等糧,如今貨賬兩清。”
褚韶華一聽就知不對,拉來的糧食,少說一車也有四五斤,六車糧,怎麼也有兩千斤的,如今只有九百多斤糧食,那剩下的糧食呢?褚韶華眼珠往李管事陳三叔臉上一掃,李管事神色尚好,陳三叔則是面有些許尷尬。小邵東家亦是個機敏人,他當時根本就沒打哈哈略過此事,而是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