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內知己,天下狂人
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內知己,天下狂人,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往婺州,杭州,甚至歙州等地求討生活。
這才有了婺州如今的繁華景象。
婺州之民,多是當年陳碩真起事之兵的家屬後裔,其中不知道暗藏了多少信仰天陰神女之民。
信仰傳播之下,婺州之民不知道有多少成了天陰教徒。
他們在婺州的基礎廣泛到了李絢想都不敢想的地步,這才是他這一行最大的難題。
杜必興在諸暨多年,來敬業的資助也是他能堅持下來的原因之一,所以來敬業推薦李絢,他便來了。
……
官船緩緩的靠岸,一個身穿灰色長衫,面色清雋,短鬚輕揚,氣質儒雅,神態謙和,但眼神明亮的魁偉中年人,牽著馬匹上了官船,官船立刻離岸。
“小子李絢,見過先生!”李絢對著將馬繩交給千牛衛的杜必興誠摯拱手。
“王爺客氣了!”杜必興面色平靜,神態從容的回禮。
只是他神色雖然溫和,但眼神中帶著一絲血絲,臉上能看出清晰的疲憊。
身上雖然雖然乾淨整潔,但是風塵僕僕的味道,卻是撲面而來。
李絢心裡有些疑惑,杜必興這是從哪裡剛剛歸來的?
“先生請進。”李絢趕緊讓開位置,將杜必興引進船艙之中。
船艙之中正在研究案情的王勃和餘澤,立刻站起來,也不用李絢介紹,兩人拱手道:“見過杜先生。”
“見過二位。”杜必興非常客氣的朝著王勃和餘澤回禮,不卑不亢。
李絢站在一旁,趕緊介紹道:“先生,這位是王府餘修撰,這位是王子安先生,與令族弟杜審言是至交,數月之前,令弟前往蜀中任職,子安先生還曾寫詩相送。”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杜必興感慨一聲,看著王勃,神色動容,又有些好笑的說道:“光此一詩,五弟渾身的傲氣都要被打掉三分,當浮一大白。”
王勃神色真摯的說道:“先生過譽了,勃與必簡兄多年舊識,彼此敬佩,視若知己,臨別相送,感慨不已。”
“子安賢弟真摯人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杜必興轉身看向李絢,點頭,讚歎的說道:“當初聽聞王爺那句‘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閒。’,在下便知王爺與子安先生相合之意,此番東來,子安賢弟必能大展宏圖,建功立業。”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閒。
這句話當中,丈夫志一句,出自曹植詩《贈白馬王彪·並序》中一句。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王勃那句天涯若比鄰,便是化用“萬里猶比鄰”一句。
相互應合,建功立業。
“若說這天下間,在詩文一道上,真正令本王佩服的人不多,子安是一位,還有便是令弟必簡先生。”李絢將敏感話題扯了回來,臉色讚歎的說道:“‘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此等豪放之情,天下少有。”
“衙內屈宋,羲之北面,王爺不罵他狂妄就不錯了。”杜必興忍不住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屈宋,屈原和宋玉;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成為部下。
北面,弟子行禮之處;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我的書法讓王羲之也成為學生。
“必簡兄那也是有真才實學的。”王勃搖搖頭,說道:“在長安時,勃與駱三郎,鄭七郎,宋大郎,與之相交,皆感欽佩。”
駱三郎便是駱賓王,出身婺州的駱賓王。
鄭七郎是鄭益,上元二年科舉魁首,新科狀元。
宋大郎是宋之問,上元二年科舉進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