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李敬業為餌,誘吐蕃入甕,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房之內,劉仁軌看著李絢,即便是他,此刻都充滿了訝異:“李敬業。”

李絢苦笑一聲,拱手說道:“以小婿看來,李敬業為人剛愎自用,好大喜功,又自私殘忍,還頗有幾分能為,若是放手讓他所為,那麼在吐蕃境內,將其攪得天翻地覆也是極有可能的。”

劉仁軌坐在軟榻上,看著李絢,眼神閃過一絲驚疑。

李敬業為人的確如此,其祖李積就曾有過評價,故而皇帝和天后一直將其壓在刺史之位上,但如今李絢這麼說,雖看似是人盡其用,但總有些令人覺得不大妥當的地方。

稍微挑了挑眉,劉仁軌略作深思,隨後眼睛一亮,但眉頭緊皺的說道:“賢婿莫非是想以嗣英國公為誘餌,誘使吐蕃大戰上當。”

李絢的眼簾垂了下去,輕聲說道:“這是唯一之法,吐蕃騎兵熟悉地形,來去如風,聚散無形,若是不能用一隻魚餌將魚釣住,那麼就永遠沒法抓住那條魚。”

“可如果魚線斷了呢,那那隻魚餌,豈不是要被魚全部吞掉?”劉仁軌心中已經忍不住的升起一絲憤怒,李敬業,嗣英國公,李積的親孫子,如此輕易就被人當做魚餌犧牲掉了。

“誰說魚餌只有一隻了?”李絢抬起頭,眼神中閃過一絲冰冷。

“太劍走偏鋒了。”劉仁軌畢竟戰場宿將,心裡的不適很快就被壓了起來,但對於李絢的手段,他還是也有些不認可。

因為此種之事,他們早已深有教訓,當年大非川之戰,薛仁貴衝殺在前,郭待封押運糧草於後,薛仁貴攻下烏海城,但吐蕃卻轉身就破了郭待封,一路滅,兩路同滅。

“那便只有回到最初的方法,築城,蠶食。”李絢平靜的看著劉仁軌,誠懇的說道:“嶽翁,絢自知吐蕃之戰,朝中準備許久,但吐蕃國內,不遜色於東西突厥,祈望一戰而定並不可行,當行法,疲之、弱之,最後殺之。”

“當年高穎平滅南陳之法?”劉仁軌一言就聽明瞭李絢話語用法的來處。

李絢淡淡搖頭,說道:“何止是高穎平滅南城,從前隋至今唐,我朝平滅突厥何嘗不是如此……如今吐蕃國主病重,此乃事實,即便是強撐作局,但也難改根本,一國之主滅,國祚承繼乃是大事,何人上,何人退,何人活,何人死,若是操作妥當,吐蕃根基必然動搖。”

“然後將吐蕃一分為二?”劉仁軌有些聽明白了李絢話裡的意思。

李絢並不在意自己的想法被看穿,他笑了笑,誠懇拱手道:“嶽翁,若是東島非是三國,若高句麗,百濟,新羅,融為一國,我朝真的能將其滅之嗎?”

李絢一句反問,將劉仁軌頓在了原地。

白江口海戰是劉仁軌的成名之戰,一戰打的倭國和百濟殘軍潰死無數,然後才有了平滅百濟和高句麗之事,如今若不是因為吐蕃有事,那麼新羅也早被大唐所滅。

可如果,東島高句麗,百濟,新羅,一開始便為一國,戰略縱深,氣候地形,無一不是大唐之敵。

沒有了百濟作為突破口,沒有了新羅作為援手,大唐想要滅亡高句麗,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倍的代價,甚至很有可能到現在,高句麗依舊存活。

“但邏些距離太遠了。”劉仁軌一句話,道出了李絢所行之法中,最難得的一點。

吐蕃國主的確病重,甚至可能已經亡故,但吐蕃國都邏些距離大唐實在太遠,就算有所想法,鞭長莫及不說,對吐蕃國內的情況也難有準確的瞭解。

這其中萬一有錯,便是數萬將士性命的代價。

吐蕃國小,突厥幾次和親之後,大唐對突厥內部情況掌握也頗多,但對吐蕃……

一個論欽陵將吐蕃國內所有的矛盾都壓下去了,大唐也只能望洋心嘆。

“嶽翁,慢戰穩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