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吐蕃挑釁,唐皇宣戰
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六章 吐蕃挑釁,唐皇宣戰,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含元大殿上,身穿紅黃藏袍,滿身佩戴念珠佛牌,面容棕深,長髮高髻的吐蕃使者,面色莊重的從後方諸國使中走了出來。
雙手高舉,手中捧著一隻棕色,佈滿梵文的盒子。
霎那間,無數的朝臣,無數的國使,無數的目光全都落在了穩步向前的吐蕃國使身上。
冷漠,肅殺,算計的目光多來自上方。
大唐無數中樞重臣,王公貴族,兇悍武將,還有諸邊州刺史,一道道銳利的目光如同刀劍一樣的紮在吐蕃國使身上,一時威壓如山,讓人呼吸不暢。
熱切,戲謔,嘲諷的目光多來自後方。
東島,西域,南洋,北疆,諸國使臣懷著種種不一樣的心思,審視的看著眼前這一幕。
李絢站在諸王之中,冷漠的目光落在了吐蕃國使的身上。
每年的正旦大朝會,所有人都在恭賀大唐皇帝萬壽無疆,恭賀大唐國祚千秋萬代,但總有人會在這個時候,向大唐皇帝挑釁。
比如當年的東西突厥,吐谷渾,高句麗,新羅,還有吐蕃。
這其中大多數國家,不是被大唐打的亡國滅種,就是奄奄一息,不敢再有蠢動。
如今唯一例外的,就是吐蕃。
大唐和吐蕃多年戰事,有勝有負,但吐蕃每年朝貢大唐卻從未停過。
畢竟大唐吐蕃翁婿之國,表面上的關係還是要維持的。
當年即便是大非川之敗後,吐蕃依然新年朝拜,當然,少不了要陰陽怪氣一番。
然後即便是現在,大唐積極準備西征,雖然不至於傳的沸沸揚揚,但大軍調動,很難完全瞞的過有心人。
這一次新年朝拜,吐蕃國使肯安分才是怪事。
眾目睽睽之下,吐蕃國使滿臉虔誠的走到了大殿中央,雙膝跪倒,高舉棕盒,尊敬誠懇的說道:“臣,吐蕃國使扎巴拉,叩拜大唐天聖皇帝,祝願皇帝陛下萬壽無疆。”
“國使請起。”李治微微笑笑,神態輕鬆,伸手一抬,吐蕃國使順勢起身。
手裡棕盒平舉,扎巴拉恭敬的說道:“為慶賀皇帝陛下新年嘉慶,外臣今奉上大僧鳩摩羅什輕手書寫《金剛經》一卷,大僧鳩摩羅什頂骨舍利一顆,祈願大唐吐蕃萬年友好,共享太平。”
萬年友好,共享太平……殿中諸臣,心中同時一聲冷笑。
大唐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哪一次不是因為吐蕃率先挑釁而起,從松贊干布開始,吐蕃歷代贊普都要在大唐和吐蕃邊境線挑撥幾回,引發兩國戰事,這就是吐蕃。
“大僧鳩摩羅什,若朕所記不錯,當年鳩摩羅什佛傳東土之後,便返回了天竺,吐蕃又是怎樣得到了他的頂骨舍利?”李治身體微微前傾,他的話雖然像是在問,但語氣卻讓人知道,他已經知道了答案。
佛教傳入中土,雖然在漢時就已經成行,但佛教在中土發揚光大,後來有三個人物最為重要。
首先便是東漢時期的天竺僧人明法,萬里趕赴大漢,為漢明帝講法,漢明帝為其修建了白馬寺。
第二位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鳩摩羅什,鳩摩羅什在大唐翻譯了大量的佛法經書,為龍樹學派在東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禪宗、唯識宗、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成實宗、密宗、淨土宗,中土八宗共祖便為龍樹,鳩摩羅什傳法之重,可見一斑。
第三位,便是法師玄奘,玄奘西行,大乘普傳。
正是因為如此,扎巴拉拿出鳩摩羅什親手撰寫的經書不算什麼,這東西在大唐境內就有幾十本,但他拿出了鳩摩羅什的頂骨舍利就不一樣了。
高僧過世之後火化得舍利,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然而舍利亦有不同,頂骨舍利為最重,其他肩骨,肋骨,腳骨舍利次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