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一章 檢校太子右贊善大夫,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已經年逾五旬,但武后依舊容顏俊麗,比之三旬少婦也不差多少。

“人倒是挺忠心的。”武后難得讚譽一聲,然後感慨的說道:“臣妾聽聞二十七郎在離開那條被挖掘的通道之後,那條通道自己便塌了。”

李治點點頭,說道:“畢竟是皇室子弟,維護之心還是不錯的,為人謹慎,做事也算得力。”

“所以陛下讓人去看護賢兒?”武后有些好笑的看著李治,這中間的來去糾葛,她是最清楚的。

李治有些無奈的搖搖頭,說道:“此事和媚娘你無關,賢兒雖然和媚娘在政事上互有別見,但他的問題在於太容易被人左右來,二十七郎行事一直規矩,讓賢兒跟著學學也好,他自幼被你我寵溺太甚了。”

李賢雖然在外人眼裡,是個寬宏的太子,但是在李治的眼裡,他卻是缺乏殺伐之心。

這種人做皇帝,就是做個守城之君都勉強,更別說是做個明君。

皇家眼中的明君,和百姓口中的明君是不一樣的。

不是說一味的寬容仁慈,就是治國之道,實際上恰恰相反,在該寬則寬,該嚴則嚴,對民寬仁,對官苛刻,才是長久的處政之道。

但李賢就是失在太過寬仁了,他在竭力的學習孝敬皇帝的李弘,但卻根本看不到孝敬皇帝李弘不為人知的手段。

甚至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這一點是李治最不滿的。

不過也沒有辦法,誰讓最早一開始的時候,李賢就沒有被當做儲君來培養。

而孝敬皇帝李弘,也沒有留下任何子嗣。

“臣妾倒是也希望賢兒真的能從二十七郎身上學到些什麼,哪怕僅僅學到規矩兩個字,臣妾就心滿意足了。”武后輕聲一嘆,她如今雖然和李賢在處政上有些衝突,但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李治說的沒錯,李賢處事手段太直了。

或者說,刻意的太直了。

如果能夠手段柔和一些,母子之間的矛盾也不會那麼直白。

當初李弘作為太子的時候,雖然同樣和武后有不小的矛盾,甚至有禪位,納妃,以及義陽和宣城公主這些起了不小衝突的事,但彼此的母子關係維持的相當不錯。

起碼,李弘知道服軟,知道她是他娘,但李賢又太直了。

後面李弘病逝之後,雖然有傳言為武后鳩殺,但實際上也是謠言罷了。

武后若是真毒殺了李弘,第一個瞞不過去的人就是李治。

看看李治如今的精神狀況,就知道,那終究只是傳言。

甚至都禪位之事,都不過是玩鬧罷了。

自願禪位這種事,從古至今,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幾乎全都是到了性命垂危,也依舊死死的握住權力。

那件事,說到底不過是一個試探罷了。

只是皇帝試探的人太多了。

李治點點頭,然後轉口說道:“東海王的事情了結,讓明崇儼將剩下該處理的都處理掉,尤其是那個逃走了的傢伙,該死的,就不要活了。”

“妾身領旨。”

“還有就是李敬業的事,他家裡的那支商隊,讓內衛和少府接手。”說到這裡,李治稍微停頓,然後說道:“還有吐蕃國使要送到吐蕃的那封密信,兵部職方司已經改好了,讓內衛送過去,不要讓吐蕃知道這條路出了問題。”

吐蕃人在長安的眼線被全部清除,但只要李敬業這條線還能用,他們就不會太急。

“臣妾領命,不過臣妾聽說,那裡面有關於二十七郎的事情?”武后有些好奇的看著李治。

李治擺了擺手,說道:“朕讓人稍微完善了一下,不會有什麼,就算有什麼,二十七郎也足夠應對。”

真的那麼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