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皇帝惱火,暫寄人頭
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二章 皇帝惱火,暫寄人頭,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嘩啦”一聲,一堆奏摺被狠狠的推倒在地。
坐在御座之上,李治鐵青著臉,惱怒道:“他該死。”
李絢面色凝重的拱手,然後上前三步,俯身將地上的奏摺拿起。
低身之間,李絢的眼底閃過一絲驚訝。
李敬業私通吐蕃之事,就是密衛也沒有發現。
李絢起身,重新將奏摺放回到了御案上,退後三步,然後拱手道:“請陛下息怒,此事雖令人惱怒,但猶有彌補之處,若是彌補妥當,說不得此和吐蕃一戰,我大唐能大獲全勝也未可知!”
“大獲全勝,不大敗就不錯了。”李治儘管依舊憤怒,但在李絢的勸說之下,心中的憤怒終於緩緩平息下去。
李治從一堆奏摺中拿出一本,然後往李絢面前輕輕一推,冷聲道:“你也看看吧,看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喏!”李絢立刻拱手,上前拿起奏摺,然後退後三步,將奏摺打了開來。
這本奏摺並不是李絢所寫,他在豐色坊找到了平順鏢局之後,根本沒回家,也沒回鴻臚寺,而是直接來到了皇宮,覲見面聖。
不是他沒有時間去寫奏摺,實在是這件事情的確不好往奏摺上寫。
英國公李積的孫子,嗣英國公李敬業,利用商隊走私吐蕃,反被東海王和吐蕃所利用,他自己竟然還沒有察覺。
這種事情一旦寫在奏摺上,很難不落入人眼,起碼史館,起居舍人和內侍省的人都會看到。
訊息但凡傳出去半點,皇帝還未想好應對之法,麻煩就已經來了,倒黴的最後還是李絢。
……
李絢翻開手上的奏摺,仔細的閱讀了起來。
這份奏摺是來自百騎司的密摺,密摺中詳細的寫明瞭朝中已經查實的英許商行所涉及的商隊規模和所行之地。
以英國公李敬業為首,包括玉門折衝都尉在內,裡裡外外,一共有十幾位折衝都尉都參與其中。
西至波斯,大食,北至突厥,東抵新羅,倭國,南達占城,新臘,幾乎大唐軍隊抵達的地方,都有這支商行的腳步,其中所獲利益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李絢之前倒也聽過這家商行的名頭,只是知道它的背景很硬,但也沒有想到,它最大的背景竟然是李敬業,而且這支商隊,竟然還觸及到了新羅和倭國。
沒錯,揚州沈氏也和這支商隊有所牽連。
之前沈家的商隊跟著軍方一起出海前往新羅,背後就有著李敬業的影子。
怪不得那麼大的事情,裡裡外外竟然沒有人多言一句。
不過可惜,沈氏在這支商隊中的地位比較低。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想要和李絢合作。
“陛下,臣未曾在這份奏摺中,找到任何和吐蕃有關的資訊。”李絢恭敬的將奏摺遞到御案上。
今日,武皇后代替皇帝去大慈恩寺,為文德聖皇后上香祭拜去了。
文德聖皇后就是皇帝李治的母親,長孫皇后。
李治身體不適,天氣冷寒的時候儘量不出門,他祭拜長孫皇后,一般會在天氣暖和了,就比如清明之時。
所以李絢今日才能直接見到皇帝。
“不用耍滑頭,你又不是看不出來。”李治沒好氣的白了李絢一眼,然後說道:“東海王和吐蕃人既然敢用這條路,那麼就說明這條路一定能抵達吐蕃,無非就是中間將商隊的名字取下,換成是了別的名字……這不是什麼臨時起意,長安到西域那麼遠,稍有差池,訊息就傳不過去,其中真相一望可知。”
東海王和吐蕃人既然敢在暗中利用這條商路,說明起碼他們曾經透過這條商路成功的傳過至少一次訊息。
李絢神色肅然的拱手道:“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