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唐三戰三勝,新羅三戰三敗
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唐三戰三勝,新羅三戰三敗,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絢有些詫異的看向鄧良,他總覺得鄧良似乎話中有話,但又什麼都聽不出來,眼底一閃,神色鄭重的說道:“小王數月之前,從婺州回返長安,一路之上便數次遭遇襲擊,只有在揚州,徐州,神都幾座大城略作停留,稍作補給便立刻西行。”
鄧良依舊緊皺眉頭,滿是不解的問道:“既然沿途不便,那為何不派大軍護送,同時剿滅賊寇?”
李絢頓時眉頭一挑,這是什麼話。
李絢謹慎的看著鄧良,同時說道:“鄧兄有所不知,揚州也好,吳越諸州也罷,除非朝廷有旨,兵丁士卒跨州調動,需有中樞或宮中旨意,否則形同謀逆,而逆賊動作,人數從來不在少數。”
鄧良之父鄧久光為登州都督,早年間,朝中征伐新百濟、高麗和新羅,登州水師都大規模都出動,實際上登州水師才是大唐第一水師。
附近數州,都在登州都督府都管轄範圍之內,權利之重要遠超吳州和越州。
鄧良不可能不知兵丁士卒調動的規矩,只是多年來,在登州和附近諸州之間行事無所忌憚,附近諸州也並不在意,所以他有意無意間忽略了這條規矩。
可是在內地其他各州,可沒有這麼的習慣。
他真要隨意亂來,立刻就會有人已經一頂謀逆的帽子扣到他的腦袋上。
看到鄧良沉默下來,李絢心中雖然閃過一絲好笑,但也閃過一絲警惕。
鄧良能夠說出那樣的話,他在登州的肆無忌憚已經隱隱在李絢心中留下印象。
李絢收斂心思,看向竇玄德,沉聲問道:“竇翁,如今東島情況究竟如何,大軍何時能全部撤回中土?”
“明年三月底前,除了留守遼東道的大軍以外,其餘諸軍,約兩萬人會全部撤至登州和揚州附近,進行休整。”竇玄德說到這裡,話立刻就停頓了下來,但李絢已經完全聽懂。
安東兩萬大軍略作休整之後,會有一部分調往西線,但有多少人會調動,何時調動,這些都是絕密當中的絕密,即便是李絢輕易間也不得予聞。
“至於東島詳情。”竇玄德轉頭看向了鄧良。
鄧良立刻拱手說道:“十月初,大軍從登州出發,月底趕至百濟西岸,奪取仁川城,沿漢江東進,轉北漢江,直抵買肖城。其時,我軍抵達仁川訊息,已被新羅所獲,彼輩欲調軍阻擋,但卻被李都督抓住機會,在其調軍之時,從買肖城中殺出,破敵一萬,殺賊三千,此一勝也。”
李絢聽的很認真,買肖城三戰三捷,乃是朝野所獲資訊,但其中細節,鄧良所說還是首次。
“十一月中,大軍休整半月,消化後援,新羅亦調軍三萬主力攻城,彼時,水師已經離開漢江,西行出海,然後南下,新羅軍有所不安,再度攻買肖城,攻城甚急,但數日間無絲毫戰果,在其後撤之時,李都督遣軍出行,一戰之下,再度破敵,斬首五千。”
聽到這裡,李絢微微點頭。
新羅人急了。
他們若是隻困城不攻,那麼還能一些機會,但他們一旦攻城,守城的唐軍反而佔據了城池之利,加之天寒地凍,強行攻城,不敗才怪。
“十一月下旬,新羅人毫無任何預兆直接夜襲買肖城,但好在城中一直警惕,新羅人一萬餘眾突襲攻城不利,最後敗退而走,一夜間留下了數千具屍體。”鄧良的神色嚴肅起來。
李絢和竇玄德相互對視一眼,眼中都流露出一絲緊張之色。
他們如何聽不出鄧良這輕描淡寫的三言兩語之間究竟蘊含了多少凌厲的殺機。
“之後,新羅人送上請罪國書,倭國使臣也在之後,和我朝大軍匯合,大戰底定。”鄧良說完之後,長長的吸了一口氣。
水師除了一開始一戰,其他參與不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