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零二章 法脈存亡,不擇手段,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絢站在庭院之中,人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小乘佛教?

在他的印象當中,在玄奘西行取經歸來之前,佛門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南北對峙,大乘在北,小乘在南。

但自玄奘歸來之後,不數年,小乘佛教便已經接近消亡。

所以,李絢不解的看向窺基,問道:“大師,小乘佛教還沒有滅絕嗎?”

窺基和尚臉上滿是苦笑,雙手合十道:“王上錯矣,只要佛法本經存在,則小乘佛宗便不滅。”

李絢肅然的拱手:“還請大師詳解!”

窺基和尚輕嘆一聲說道:“小乘法門,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其最高果位為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

李絢站在一旁,忍不住皺了皺眉。

小乘佛教重悟,禪宗也重悟,兩者難不成還有關聯?

窺基和尚彷彿知道李絢在想什麼,搖搖頭,輕聲說道:“大乘法門主張兼度,即不僅自度而且還要度他。小乘法門所理想的極果為阿羅漢,為辟支佛,闢支者,旁門也;大乘法門所理想的極果為正佛;自己成正佛後還要普度眾生,助他人成正佛,此即為菩提心。”

稍微停頓,窺基和尚繼續說道:“禪宗的修行者如果具有菩提心,那麼他修的就是大乘禪宗;若沒有菩提心,那麼他修的就是小乘禪宗。”

李絢微微點頭,有些話,窺基雖然沒有明說,但無疑,禪宗起源於小乘佛教,以修己為先,成佛,然後發菩提心,普度眾生,助他人成佛。

但要普度眾生,助他人成佛,首先要自己成佛;境界不同,大乘佛法比小乘佛法要高一籌,甚至是某種昇華。

尤其是後發菩提心,普度眾生,助他人成佛,為統治階層所接受。

畢竟即便是皇帝,也需要他人普通才能成佛。

……

“小乘學派在南北朝時,傳播廣泛,毗曇學、成實宗、俱舍宗等,均屬小乘類,但在近年,都已經衰落。另外,還有一個特例,律宗,律宗雖以小乘律本為依據,但其以‘心’為戒體,故雖屬小乘,然觀其以心為戒體,歸宗唯識,所以律宗可認定為大乘學派。”窺基和尚稍微鬆了口氣,小乘佛宗的過往總算大體說清。

大乘佛宗有八大宗派,三論宗、法相宗、法華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真言宗。

李絢點點頭,他對佛門內部的宗分總算是弄清楚了。

隨即,李絢開口道:“還請大師詳解俱舍宗。”

“俱舍宗,以俱舍論為根本經典,為小乘宗門,以建業定林寺為山門。”

稍作停頓,窺基和尚神色肅然起來:“先師從自印度返國,重譯《俱舍論》,整理一切有部各論書,傳於弟子普光、法寶,為新譯派俱舍宗,不少原俱舍宗弟子,來大慈恩寺修行,俱舍學從舊論轉到新論。”

窺基和尚看向被用牛筋死死的綁住手腳,一點也動彈不得的道通和尚,輕聲嘆道:“道通便是在此種情形之下,來大慈恩寺修行學法。”

“但可惜,他的心早就已經偏了。”李絢看了眼放在道通和尚臉側石桌上的毒牙,剛剛從道通和尚嘴裡拔出來的毒牙,他搖了搖頭,說道:“此人怕是已經淪入魔道了。”

“不知王上打算如何處理道通?”窺基雙掌合十,略帶懇求的看向李絢。

李絢微微搖頭,說道:“大師,即便是在佛門,殺人者亦要下阿鼻地獄,更無論他殺了一名來自天竺的高僧……不過方丈放心,此人不會經任何審判,千牛衛會讓他無聲無息的消失。另外還有建業定林寺,朝中亦會派人前往察查,若其有勾結魔教,殘骸生民之事,亦難逃律法嚴懲。”

“周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