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無需動兵,便可盡滅其國
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九章 無需動兵,便可盡滅其國,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於國有功,倒也罷了,但偏偏盡為私利。
“好了,朕會安排揚州方面跟進的。”李治按了按眉頭,說道:“看樣子,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一職,補缺之事,還真的拖延不得。”
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自從竇玄德調任戶部尚書以來,一直空缺。
李治原本還想再等等,但現在東島這麼多事,還真得派人去看著。
“陛下,臣妾倒有一人舉薦。”武后這時候開口,李治和李賢同時轉過頭,只有李絢低眉垂目,彷彿一切跟自己沒有半點關係一樣,就聽武后繼續說道:“陛下,封言道如何?”
封言道,淮南大長公主駙馬,密國公,如今就任滄州刺史,故宰相、中書令、密國公封德彝之子。
李治有些猶豫了起來,抬頭看向武后。
武后彷彿知道李治心中擔憂一樣,輕輕一笑,說道:“陛下,密國公已經六十了,在揚州榮養幾年,調回中樞,便可考慮安享晚年了。”
李治神色立刻一亮,隨即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便如此吧。”
李絢站在下方,一直低頭。
多年來,封言道歷任汴州,寧州,齊州,蘄州,金州,虔州,廣州都督,滄州刺史等職,但偏偏無望中樞為相。
數年後調回中樞,未必一定為相,但僅僅幾年便可讓其致仕榮養。
如此,亦可拉攏安撫東海王事件當中,所牽涉到的一干公主和世家之人。
但真的僅僅是如此嗎?
難道封言道已經走通了武后的路?
這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在東南的佈局?
李絢心中的思緒一閃而過,整個人隨即就放鬆了下來。
因為這件事情,第一個需要緊張的不是他,是皇帝。
皇帝必定有手段制衡的。
如果皇帝沒有手段制衡,那麼李絢就只能相信瞎了眼,到時,他再使用手段也來得及。
“如此,二十七郎,回去之後,便讓新羅國使派使者傳信新羅國內吧,馬上就三月了。”李治轉頭看向李絢,神色肅然起來。
李絢立刻肅然拱手道:“臣遵旨。”
李治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二十七郎這鴻臚寺少卿做的還是不錯的,一招聯姻便讓大唐和新羅的關係緩和。”
“陛下,臣這也是無奈之舉,倭國看似恭敬謙卑,但真要讓其派出大軍和新羅開戰,臣看其也未必願意。”李絢抬頭看了李賢一眼,微微拱手。
“無妨,這些都是小事,太子不會在意的。”李治側身看了李賢一眼,臉上帶著笑意。
李賢立刻無奈的躬身,然而,他在躬身的時候,卻沒有看到李治眼中的一絲冷意。
轉過身,李治肅然的看向李絢,問道:“二十七郎,新羅倭國之事如此抵定,那麼吐蕃之事呢,朕看的出來,你是想要找尋吐蕃國使在大唐更深的眼線。”
“是!”李絢淺淺躬身,神色凝重的說道:“吐蕃建國多年,太宗朝時,便與我朝建交,更有文成公主之事,但後來松贊干布病逝,其子芒松芒贊即位,與我朝關係轉為惡劣,窺伺安西西鎮,吞併吐谷渾,控制于闐,龜茲,焉耆,疏勒,其在大唐用心之久,不可小視。”
稍作停頓,李絢緊跟著說道:“近來,雖有東海王之事,但那不過是吐蕃窺伺朝中,多條眼線當中其中的一條,其在長安,必有更多隱秘的眼線存在,或為吐蕃國使掌握,或不為吐蕃國使掌握,一旦洩密,立刻便是芒刺在背。”
李治鄭重的點點頭,說道:“不錯,所言有理,如此,你便去查吧,反正察查此事,也在鴻臚寺職權之列,朕會遣千牛衛相助。”
“多謝陛下。”李絢長長的鬆了口氣。
“但在大軍出發之前,你得將人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