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一章 東宮調兵,狀元何人,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拱手道:“王叔調兵何用?”

“除間。”李絢說完,湊近輕聲說道:“臣已經稟報聖人,聖人已准許,今日殿試之事了結之後,殿下回稟聖人一句便可,臣在殿外等著殿下。”

“原來王叔已經請旨了。”李賢立刻神色一鬆,但隨即就皺起了眉頭,問道:“那為何此事,不由內侍監傳旨。”

“殿下到時問陛下自知。”李絢拱手,然後轉身離開。

李賢的神色肅然起來,他不笨,李絢這麼說,明顯是有事牽涉到了內侍監。

李賢莫名的打了個寒顫,他可沒忘,李絢如今正在奉旨察查通吐蕃案,可如果最後查到內侍監,那後果。

李賢有股立刻就回東宮的衝動,但掄才大殿還未徹底結束,他還不能離開。

很快,一眾試卷已經被分為了上下兩摞,上者,一甲二甲之選,下者,三甲及第。

李賢跟著眾臣一起前往紫宸殿,等到皇帝和皇后共同作出決定。

……

李絢手裡撐著竹傘,在細雨中緩緩行走。

前方,各部副官已經出了丹鳳門,只有李絢還在悠閒的慢走。

如今,他雖然對幕後黑手無法有實際的作為,但他完全可以透過太子和皇帝逼一逼他。

至於說銷燬證據,李絢心中忍不住的搖搖頭,他連對方是誰還都沒查出來,如何能夠讓對方銷燬證據。

而且像他們這樣謹慎的人,做事根本不會留下絲毫證據。

甚至在李絢出現在這件事情當中的時候,他們早就警惕了起來。

如今正好,打草驚蛇。

反正現在盯著這一切都人不是他,而是皇帝和太子,他更加不敢輕易露出破綻。

行事越發的謹慎,但很多事情,卻又不是光謹慎就足夠的……

思索之間,李絢已經走到丹鳳門下。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腳步聲在他身後響起,隨即緊追而來。

李絢下意識回頭,就看到一名年輕的宮中內侍冒著細雨快步趕來。

內侍氣喘吁吁的對著李絢喊道:“南昌王,陛下宣召。”

李絢一愣,但隨即立刻拱手道:“臣李絢遵旨。”

雖然他不知具體為何要將他叫回去,但心中已知,肯定是出了么蛾子。

當年,太宗皇帝在朝堂,看著滿殿的新科進士,得意的說道:“天下英才,盡入吾彀。”

科舉歷來是朝廷提拔寒門,用來壓制世族對朝堂影響的一種手段。

雖然如今朝堂之上的依舊是世族居多,但寒門的力量也在日益壯大。

皇帝透過平衡二者矛盾,對朝堂掌握極大,尤其是武后之後,寒門弟子的數量更是逐年增多。

但世家依舊有辦法在規則之內反擊,那就是歷年的狀元,基本都為世家子弟包攬。

有的是真才實學,有的則是稍弱一籌,但種種手段,他們都能拿到狀元之位。

大唐科舉約定俗成,某一科狀元為誰,那麼這一刻,便以誰名字命名。

比如上元二年,狀元鄭益,所以,上元二年便為鄭益榜。

如今上元三年,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吏部選出的會試之首,不再是世家子弟,反而是寒門出身的陝州程行謀。

這種事情在整個大唐的科舉史上是極少見的。

李絢在知道這個結果的最初,就明白,這件事情會有大麻煩。

所以當他知道吳越子弟有四人榮登皇榜之後,才會那樣驚訝。

不過還好,諸葛明輝和陸樓都有真才實學,徐安和孫賢雖然才能略顯不足,榮登皇榜也是僥倖,尤其排名後列。

這樣即便是殿試成績不好,也不能說他徇私舞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