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二章 狀元程行謀,寒門之勝,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勸阻,朕雖少做理會,但心中頗感愧疚。”

“陛下暨升旒扆,頓異明哉;虛襟納諫,無殊扇暍。”在場眾臣同時躬身,喝道:“臣等欽佩萬分。”

“好了,不要拍馬匹了。”李治擺擺手,接著說道:“許且為人才華橫諡,不輸楊炯駱賓王之色。殿試之後,許許且進弘文館。但程行謀生死忠孝,慷慨丈夫,當為天下榜樣。傳旨,上元三年,丙子科狀元程行謀,入太子崇文館,直學士。”

“臣等遵旨。”在場眾臣同時拱手,無人再有絲毫異議。

李治三言兩語定論之後,抬頭看向李賢,沉聲說道:“太子,親君子而遠小人,乃為君首道,程行謀慷慨丈夫,生死忠孝,你當好好用之。”

“兒臣領旨。”李賢立刻凜然拱手。

在場眾臣心中各有幽微,看向李賢的目光中,帶著一絲一縷的凝重。

“好了,都退下吧,今日之事如此,明日放榜。”李治豪氣一揮手。

眾臣立刻拱手:“臣等告退。”

李絢混在人群之中,緩緩的退出了紫宸殿。

……

雨幕之下,朱雀大街之上。

李絢坐在嶽翁劉仁軌的馬車裡,長長的鬆了口氣,然後才小心點拱手問道:“嶽翁,究竟發生了何事,為何突然有今日之爭?”

“有人胡鬧,有人跟著胡鬧。”劉仁軌微微閉著眼睛,輕聲說道:“無非就是一個狀元,寒門如何,世家又如何,彼此託人相爭。好在今日有你,事情輕鬆解決;若非如此,怕我等諸相,也非要做個表態不可。”

今日之事,雖然看起來是狀元之爭,但實際卻是皇帝和世家的爭鬥。

在紫宸殿內,各部尚書都有發言。

甚至三省侍郎也都有表態,只有五位宰相,始終沒有輕易開口。

皇帝也不願他們開口說出個三六九等,一旦表態,就再沒有收回來餘地了。

問過皇后,問過太子,李治便直接召李絢回紫宸殿。

好在李絢回答得體,這才避免了朝堂之上的種種風波。

果然不出李治所料,一切輕鬆的解決。

李絢臉色無奈,輕聲道:“那孫婿這次,怕是真得罪人了。”

“不關你的事。”劉仁軌搖搖頭,平靜的說道:“你說過了,許且有狀元之才,程行謀有宰輔之望,誰上誰下,都是陛下心中定論,與伱何干。更何況,眾臣如今最關心的,還是太子之事,今日事中,東宮竟也有參與,實在令人詫異。”

今日之事,皇帝,諸位宰輔,其實都看的清楚這件事,是東宮的人,在攪弄風雨,但偏偏又被人看穿。

皇帝最後將話點給了太子李賢,看似在說慷慨丈夫,生死忠孝,但其實是在說親君子而遠小人。

這不是太子的那點私事,而是在太子東宮中有小人。

就在劉仁軌沉吟之中,李絢開口:“嶽翁,大唐開國一甲子,雖不至於有六十位狀元,但人亦有不少。在這些狀元之中,能夠成為宰相者,不足其中十一之數,孫婿雖說程行謀有宰相之望,但其人究竟能走到何處,還看天意。”

劉仁軌點點頭,說道:“其實此次會試,選程行謀為會試之首,本身便是陛下的意思。只是有人看不透這其中的用意,才會在這殿試上攪擾一番。”

“嶽翁差矣。”李絢搖頭,略帶冷笑的說道:“無非就是拉攏陝甘民心而已,朝中諸臣都是剔透之人,何嘗看不透,不過是有人不願看到這一仗輕易了結罷了,所以才處處設限。

他們就是藉著讓他人以為,他們看不透陛下的想法,這才肆意妄為。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而為,逼迫皇帝重新改選,這便是世家常用的手段,甚至不過是小小手段罷了。”

劉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