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識天時,順天變,人在初唐:我與武曌爭皇位,太清妖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56章 識天時,順天變

石亭之內,李絢似笑非笑的一句話,讓亭內的氣氛再度緊張起來。

袁晁稍微站直身體,神色和緩的說道:“大體之事沒有了,其他的多是個人之事,只要之前那些天陰教諸將官同意,接下來便是投誠之行……”

說到這裡,袁晁看向李絢,拱手問道:“如果投誠事成,不知朝廷是否可以下旨不再追究百姓的從賊之罪,畢竟當中陳碩真事後,睦州百姓生活多又艱難,他們有些擔心……”

李絢直接擺手,十分篤定的說道:“當年之事不會再發生,畢竟當年之事,真正作主的,還是趙國公和河南郡公,陛下仁德愛民,效法堯舜,必不至於當年之事再度發生。”

袁晁眉頭立刻就是一挑。

趙國公自然是長孫無忌,河南郡公是褚遂良,當年事發之時,正是他二人主政。

李絢一句話,就將所有一切的責任推到了兩個死人的身上。

可如果真的是如此,那麼為什麼在之後的十數年時間裡,朝廷對睦州的苛政,都不曾改變。

“陛下寬宏,”袁晁對著神都的方向稍微拱手,然後才看向李絢,無奈的說道:“下官自然知道陛下之心,只是天陰教愚民愚婦,對此事終究耿耿於懷,不知朝廷可否安撫百姓,斷去其憂,畢竟天陰教在睦州數量極多,否則今日平定,明日又復叛,如此反覆,哪有終日。”

李絢看了袁晁一眼,然後又轉頭去看向姚志,他們不明白袁晁為什麼始終強調這一點。

袁晁可從來不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官員,相反,他的私心很重。

稍作思量,李絢開口道:“天陰教的處置,中樞有通盤考慮,本王會盡量勸說段都督和本王一起上奏,請陛下和中樞寬恕百姓的從賊之舉,然後下明昭昭告天下。”

“如此便多謝王爺了,若是他等在此其中的從賊之罪,全部都能被寬恕,那麼下官想來,他們也不會有再堅持什麼了。”袁晁一句話說完,長長的鬆了口氣。

李絢和姚志相互對視一眼,他們現在總算明白袁晁究竟在說什麼呢。

“先生可有想過自己?”李絢緩緩的坐正了身體,如今的談判,終於觸及到了最核心的問題。

袁晁自己的處理結果。

在睦州事變之前,袁晁是睦州兵曹參軍,史敘被天陰教控制州,袁晁就投了天陰教。

天陰教為了拉了袁晁,還以史敘之名,舉薦他為檢校睦州司馬,朝廷也允許了。

只可惜,還沒有等朝廷的任命下來,天陰教已然起事。

看著李絢和姚志兩個人鄭重的眼神,袁晁苦笑著搖搖頭,說道:“下官並非無知之人,下官有罪,罪在不赦,俯惟陛下天恩,方能僥倖,其他實在不敢期望太多。”

整個石亭之中,風聲瞬間為之驟停。

李絢低眉垂目,別看袁晁一番話說的可憐兮兮,但誰都明白,眼前這些水軍,真正的難關就在袁晁的身上。

一旦袁晁的事情沒有解決,那麼之前關於那兩千水軍,兩千步卒的一切,都是空談。

如今杭州水師還抽不出手來,李絢手下的人手,也最多隻能守住三河關。

想要最快的平定睦州,寬恕袁晁的罪責,甚至對他有多封賞,都在情理之中。

李絢抬頭,輕笑一聲說道:“袁先生不必如此擔心,陛下心胸寬廣,厚載萬物,先生在關鍵之刻撥亂反正,陛下必定不吝封賞,到時,一個伯肯定是少不了的……至於說具體職位,別說是我等了,就是陛下也未必能定不了,那是中樞三省和吏部的權責。”

袁晁點點頭,他知道李絢所說為真,但有些事情,現在如果不定下來,那麼以後就更難了。

略作猶豫,袁晁開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