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覓得商機來
小瓜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覓得商機來,重生八〇年代:首富之巔,小瓜神,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大海半年前高考落榜,進了沙河漁業公司幹臨時工。
這家漁業公司是縣上最大的單位之一,是一家央企子公司。
父母的設想是,讓葉大海苦熬幾年,爭取成為合同工,就徹底在縣城安家。
葉飛老家都是農村人,除了進城找哥哥尋找機會,別無他途。
三天還錢,說去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拖不得!
待在村裡,想籌一百元,除了借,就只能搶了!
想到這裡,葉飛有些哭笑不得。曾經身家億萬的創業人,居然為100塊錢傷起了腦筋。
現實就是如此。此一時彼一時,面對現狀,比活在過去重要一萬倍。
葉飛一直都是行動派,說幹就幹,給爸媽留個紙條,騎著二八大槓腳踏車直接奔縣城去了。
葉飛都16歲了,加上前一天去找縣長,進城也不超過5次.ъiqugetv.net
快中午時,葉飛進了沙河縣城。這一天,沙河趕大集。
沙河大集在清末民初就頗有名氣了,一度是l省最大的海貨交易市場。
在大集的中間靠海位置,就有沙河漁業公司一個大碼頭,也是縣裡最大的魚市。
一般情況下,漁業公司的大型捕撈船靠岸後,城裡的人都去搶點便宜的魚蝦,回家吃上一頓鮮魚後,然後嗮魚乾、做蝦醬。
周邊縣市的供銷社有冷藏車,進一車貨回去給當地各單位售賣。
葉飛鎖好車子,踩著一地泥濘的碼頭到了一艘大船前找人,“大叔,捕撈船都回來了嗎?看見我哥葉大海沒有?”
一個渾身上下髒兮兮、溼漉漉的船員打著哈欠回道:“葉大海啊!他跟著冷藏車回冷庫搬貨了。”
在碼頭前,幾輛冷藏車的司機拿著煙,屁顛屁顛地圍著每艘船的船長。
“秋汛也就這三兩個月啊!現在幼刀魚多,這次趕上大群了,一網有三四千斤吧!”船老大輕描淡寫地說。
“靠!這麼多……”
在場的人都被鎮住了,興奮不已,價錢是不是會降點兒?
“兩毛一斤,不囉嗦!這是單位領導定的價。”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葉飛心想,這年頭東西是真便宜啊。印象中,兩三條一斤的大刀魚,在後世一斤都能都賣到一百多元!
葉飛有親戚在不靠海的內陸地區,當時內地東陽、蒲霞那些縣市的人們,即使距離沙河不過百餘里,也根本吃不到鮮魚。
要想吃頓魚,都是去供銷社買六毛一斤的冷凍貨。
也難怪,那年代幾乎都是統購統銷,各地幾乎沒人個人倒騰買賣的,大氣候也不允許個人低買高賣。
再加上個人又沒有冷藏設施,眼睜睜放著這麼多的新鮮美味卻吃不上。
拿蒲霞縣來說,就有句俗話:臭魚爛蝦,來到蒲霞。就是因為運輸不便。
記得有個滑稽的段子。說是早些年蒲霞人缺魚,加上窮,過年招待客人,只買一條魚就夠了。
咋辦呢?就是在湯裡放上這條魚,只要主人不動筷子吃,客人都不好意思動筷子的。端上端下,能用一個正月。
還有更奇葩的,說是蒲霞人因為沒有魚,就用木頭魚招待客人。
葉飛想到這裡,心情豁然開朗:眼下倒騰魚賣,就是個多好的買賣啊!
他心裡的小九九算盤開啟了——
“冷凍魚零賣是六毛,進貨是兩毛。那麼,一斤賺4毛,一百斤就能賺40元。如果叫著老爸、哥哥一起,往內陸地區販賣鮮魚,賺錢會很快啊!”
“哥哥就是漁業公司的,這也是優勢,面熟好辦事……”
賺錢的點子,有時就是一種機緣,一層窗戶紙!葉飛越想越興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