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內鬥
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內鬥,大明:開局重八請我當皇帝,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內鬥。
其實蒙元此時也不遑多讓。
朱元璋露出笑容,示意繼續說。
韓林繼續道,“去年以來,陛下與張世誠激戰正酣。張世誠、方國珍,名義之上都是臣服於元帝的,因此,如果此時王保保南下,那麼陛下還可以如此高坐嗎?”
朱元璋點點頭,“是的。可是他們沒有,他們自己人打起來了。”
李思齊,當初是和察罕帖木兒一起起兵的,按理是王保保叔叔輩,又自覺得自己實力、才能都很強,受不了王保保呼來喝去的指令。
張良弼,原本就傾向於孛羅,跟王保保不對付,也不願受其節制。
於是,李思齊、張良弼,兩位不久前還大打出手的對手結盟,一起反抗王保保。
王保保只好調兵遣將,準備討伐李思齊、張良弼。
就這樣子了,還要內鬥,元末的內鬥和明末的內鬥如出一轍。
冥冥中自有天意。
“那陛下知道他們怎麼就打起來了嗎?”韓林問道,也不待朱元璋回答接著說,“因為蒙元太子。當初,王保保擊敗孛羅,護送太子入大都時,皇后曾要求他逼蒙元皇帝讓位給太子,被他拒絕了。”
從此,皇后、太子與王保保失合。
“所以這樣的對手,有什麼可害怕的?”韓林輕描淡寫。
朱元璋思考著這番說辭,不久點點頭。
韓林說的對。
因為透過這件事,也知道了蒙元的實力。
如果自己是元帝,那麼一定會拉攏王保保,為自己所用,打擊太子一黨。
可是元帝的做法,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怎麼想的。
他也早看王保保不順眼,遂下詔,重新劃分勢力範圍,並設立大撫軍院,剝奪了王保保節制天下兵馬的權力。
王保保當然不幹!
擁軍拒命。
於是,元順帝遂集結起新舊軍閥,一起討伐王保保。
王保保勢弱,只好退兵到了山西臨汾。
此時王保保已經四面楚歌。
正是用兵之時。
朱元璋之所以今天來問問韓林,也不過是想來聽聽韓林有什麼想法。
其實來之前他就已經定下了,先取山東,撤其遮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的戰略。
他之所以想聽韓林的想法,就是想找茬收拾韓林。
假如韓林和自己想法相左。
那麼就有理由發難了。
朱元璋自以為龍鳳北伐對韓林兒的打擊是巨大的。
不會選擇直接對抗元廷。
當年龍鳳四路大軍灰飛煙滅。
至正十七年十一月劉福通以毛貴軍為東路軍北伐,進展相當順利,一路開疆拓土,連戰皆勝,經海路,克萊州、平益都、北上滄州、柳林、直逼大都,但由於孤軍深入,在柳林敗與元將劉哈喇布哈之手,毛貴最後撤回濟南,東路軍北伐失敗。
而中路軍也於至正十七年六月由關先生、破頭潘率主力北伐,從山東曹州出發西進山西,克雁門關、大同、上都,震動大都。大軍攻克遼陽。史書載“關先生趨全寧,焚魯王宮府,駐居遼陽。賀太平當相位,奏用其子也先忽都。時也先忽都為詹事,以為總兵大將軍,取遼陽。……至則關.潘軍日治戰馬,一無退意,也先忽都畏之,縮跡不前,竟潰而歸”。
毛貴退軍後,北方的各路元軍立刻入晉打擊中路軍。
至正十八年五月一日,察罕帖木兒遣軍攻佔冀寧;五月八日,關保敗紅巾軍於高平;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