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改變
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改變,大明:開局重八請我當皇帝,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轉動眼珠,突然想到,汪廣洋以智謀著稱,劉伯溫也以智謀為傲,這可能是同行是冤家的心理在搞鬼。但他沒有深究這個問題,他又提到了第三個人:“胡惟庸如何?”
其實如果按照理論來說,宰相必出乎州部,將軍必起於行伍。
胡惟庸是很適合的。
他基層待的很多。
朱元璋看上胡惟庸,就是因為胡惟庸在地方上多年,熟悉基層。
劉伯溫直接說,“胡惟庸絕對不行。”
朱元璋搞不清劉伯溫對胡惟庸的評價理由,是怎麼來的。
劉伯溫沒有解釋,朱元璋也沒有問。
他有點惱火,有點失望,“看來,我的幾個宰相人選沒有你好?”
一道刺眼的光。劉伯溫感覺到腦子一震,像是被人從高處推下來,而他變成了一根羽毛,慢慢地飄了起來。當他發現自己不是在飄浮而是在向下滑落時,他馬上就清醒了。
劉伯溫現在處在一個並不危險但極為尷尬的境地,如果他說自己有宰相的素質,那他剛才否定朱元璋心目中宰相人選的事就是有私心。
如果他說自己沒有宰相的素質,他又有點心不甘,因為宰相這個位置的確讓人垂涎欲滴啊。
劉伯溫他不是神,他只是個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人生價值的凡人。
如果真的坐到宰相的椅子上,那儒家的“為生民請命”的高調理想不就有實現的基礎了嗎?
可問題是,命運告劉伯溫,他此生已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朱元璋不可能讓一個曾做過自己導師的人再來做宰相。
劉伯溫必須要表態,他帶著無奈的情緒表態:“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這個人疾惡如仇得過了度,又不喜歡繁雜的行政事務,勉強去做,對國家無益,一定會辜負聖恩。天下何患無才,您何等聖明,只要細心尋求,一定會物色到合適的人選。只是眼下這幾位真不太合適。”
朱元璋緩緩地點了點頭。
但劉伯溫發現,朱元璋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他突然有個很不好的預感,他可能得罪了很多人。
既然朱元璋心裡早就有了定見,那他肯定會塑造他心目中的宰相人選,而在塑造時,他會對那些人說:“你呀,有什麼缺點要改。你這
劉伯溫必須要表態。他帶著無奈的情緒表態:“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這個人疾惡如仇得過了度,又不喜歡繁雜的行政事務,勉強去做,對國家無益,一定會辜負聖恩。天下何患無才,您何等聖明,只要細心尋求,一定會物色到合適的人選。只是眼下這幾位真不太合適。”
朱元璋緩緩地點了點頭。但劉伯溫發現,朱元璋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他突然有個很不好的預感,他可能得罪了很多人。既然朱元璋心裡早就有了定見,那他肯定會塑造他心目中的宰相人選,而在塑造時,他會對那些人說:“你呀,有什麼缺點要改。你這些缺點可不是我說的,是劉伯溫說的。”
一想到這裡,劉伯溫冷汗直冒。實際上,他的冷汗從他回到應天就一直在冒汗,只是他老了,沒有感覺到而已。
朱元璋發現,劉伯溫疾惡如仇的脾性似乎收斂了很多。
朱元璋自以為是地認為,一個人到了六十歲時,性情總會和以前不一樣,這是因為人老了。
在人間艱難跋涉六十年,連神仙都會老的。
……
韓林最近也感受到了劉伯溫這種感覺,於是御史臺的工作基本就是敷衍。
御史臺的人發現劉伯溫脾氣好太多了,基本不再苛責,有錯誤,甚至還安慰大家。
這讓眾人迷惑不解。
許多,所以他們更加專注,每個人都忙碌不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