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大麻煩,大明:開局重八請我當皇帝,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文正?!

……

韓林一聽這三個字,就比較懵。

朱文正是一個非常難以評論的人物。

他位置《明太祖實錄》第十六卷記載的朱文正的罪行就是謀逆,“驕淫暴橫,奪民婦女”之類的都差不多。

《明太祖實錄》的原話就是“謀叛降張士誠”,而朱元璋後來寫的家書中卻記載說朱文正違反禁令,自立批文,到張士誠處走私買鹽。

這就比較搞笑。

朱文正在洪都之戰之後,那就是朱元璋集團的二把手。

完全沒理由去背叛。

其實就是洪都之戰後,朱文正已經“封無可封”了。

朱文正與朱元璋,其實可以算作是同齡人。

朱元璋如果是大帥的話,那朱文正就是副帥,而非繼承人那種“小帥”。

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朱文正為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

此時的徐達、常遇春等人,應該都在朱文正的節制範圍之內。

洪都之戰中,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的鄧愈,很明確就是朱文正的下屬。

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的鄧愈,很明確就是朱文正的下屬。

一個有趣的點,朱文正與徐達是連襟。朱文正的老婆,是徐達媳婦的姐姐。

也就是說,徐達該給朱文正叫姐夫。

作為朱元璋的親侄子,徐達的親姐夫,節制中外的大都督。洪都之戰後,朱文正已經離“天策上將”半步之遙了。

朱文正被黜時,鐵柱已知事。元璋撫其頂曰:“兒無恐。爾父不率教,忘昔日之艱難,恣肆兇惡,以貽吾憂。爾他日長大,吾封爵爾,不以爾父廢也。”

說明啥,朱文正已經內定是世襲罔替的“爵”了。

早期朱家人差不多死完了,男性成員只剩下老朱本人和朱文正。朱元璋在攻佔南京時長子朱標才幾個月大,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幼子根本沒法做接班人,創業早期朱元璋是有把朱文正作為接班人培養的打算。

只是後來朱元璋勢力越來越穩固,親兒子們也逐漸成長起來,朱文正的身份就很尷尬了。

一方面戰功顯赫,一方面又是對皇權威脅最大的人。

他自己身亡、兒子繼承爵位,是他這一支的最佳結局。

朱文正,垮塌的核心原因不在於他是不是安分守己,而是在於他地位的尷尬。

當然,他要是安分守己的話會多活幾年,但朱元璋會保證讓他活不過自己。

很多人都認為,假如朱標不死,那麼藍玉傅友德°

馮勝等一批戰將都不會死,我是很認同這個說法的,但是朱文正不一樣,即便朱標不死在朱元璋前面,那朱元璋駕崩之前也不會讓朱文正活著。

拿朱守謙來說,論私德,朱守謙不比朱文正高。

論親疏,朱文正是親侄子,朱守謙是侄孫。

論功勞,朱文正戰功赫赫,朱守謙無尺寸之功。但是朱守謙幾次三番的被老朱狠批,最後依然是郡王,為什麼到了朱文正這裡就不行呢?

朱元璋在親情方面就是一個樸素情感的老農民。

少年時期就孤身流離失所,後來起兵,幾經生死。

大嫂帶著侄子朱文正、姐夫帶著外甥李文忠來投奔自己。

之後朱文正已經累積戰功升遷到一個不低的位置了,朱元璋問朱文正想當什麼官,朱文正說跟著叔叔混,何愁不富貴,有功勞先封自己的侄子,恐怕不能服眾。朱元璋聽了很高興。

看看朱文正這格局,那麼為什麼短短几年後的洪都保衛戰之後,朱文正突然就嫌自己封賞不夠,要投奔張士誠了呢?

要知道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