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林賢
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林賢,大明:開局重八請我當皇帝,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聽說使者團團長被日本人砍了腦袋的訊息後,簡直難以置信。但這就是真的,日本人敢這麼做,這和它本身的力量無關,而和大明的力量有關。
唐宋時代,日本人把中國當成“天朝之國”,模仿、學習、恭敬,像個孫子一樣小心翼翼地侍奉著龐大的中華帝國。
但蒙古人滅宋後,日本人如喪失了精神支柱,覺得他們的爺爺已死,後來忽必烈兩次徵日,因受颱風影響而失敗,這讓日本在悲痛中突然神經過敏般產生了新的認知:蒙古人能滅亡宋朝,卻不能滅亡我倭國,這就足以說明我們倭國比中國強。
於是,倭國開始有了輕視中原之心。
根本不怕。
所以當朱元璋派使者到日本,讓他們做附庸國。
直接宰掉。
朱元璋讓倭國做附庸國除了揚國威外,搞點銀礦。
還希望倭國幫他解決一個問題,即倭寇問題。
倭寇問題從元王朝後期就出現了,一群在內戰中失敗的武士集結起來,對中原東南沿海部分城市進行襲擾。由於他們來去如風,中國政府始終無法將他們一股腦地殲滅。
朱元璋為此大傷腦筋,本以為日本能俯首稱臣,同時幫助他對付倭寇,想不到,日本人根本不搭理他。
朱元璋在氣急敗壞之下,下達了封鎖令,不允許本國一塊木板出海。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林賢案漸漸在朱元璋的描述中浮出水面。
林賢本是寧波防禦倭寇的司令。
林賢到南京述職,胡惟庸發現了林賢的核心價值。
常常和日本人打交道。
於是,他決心拉攏林賢,讓他替自己辦事。
問題是,林賢是個只忠於皇帝的傻子,對朱元璋忠心不貳。
胡惟庸多次請他吃飯聊天,林賢只是官話官說,絕無一絲和胡惟庸產生私下交情的意思。
但很快就發現了林賢人性中的弱點:好大喜功。
他給林賢設定陷阱,說:“據可靠訊息,有幾條日本商船要經過你的防地。你假裝不知它是商船,將它當成是倭寇的搶劫船,然後拿下它,再向政府報告抗倭大捷,如此必是大功一件。
林賢半信半疑,回寧波幾天後,果然有人來報告說:“沿海發現了幾艘日本人的船隻。”林賢大叫一聲:“啊哈!我成名的機會來了,胡公誠不欺我。”
他一聲令下,政府軍全部出動,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那幾艘日本商船燒成了灰燼。
林賢幾乎是同一時間向中央政府上了抗倭大捷的報告。
另外,他也給胡惟庸寫了封私信,向胡惟庸表示感謝。
林賢正在納悶胡惟庸所說的“好戲”是什麼時,好戲來了:他因誤燒商船而被撤職。
林賢驚聞此信,險些沒暈過去。張皇失措之下,他急忙給胡惟庸寫信,向胡惟庸求助。胡惟庸對林賢說:“你的事就是我老胡的事,若想以後能光宗耀祖,只須聽我的安排。”
林賢現在別無他法,只能把全部希望寄託在胡惟庸身上。在胡惟庸的運作下,林賢被髮配到日本。
此時朱元璋。
又想起了林賢。
連忙讓人把林賢給找回來。
胡惟庸無奈,只好把林賢找了回來。
林賢日夜兼程,連忙趕到應天。
自覺榮華富貴在向他招手,在接到朱元璋的命令後,他感動得痛哭流涕,在朱元璋面前拍著胸脯說:“我一定會把這個案子辦好、辦大,辦成本朝對外的第一大案。”
朱元璋當然高興,也不再吝嗇。
點了三萬人給林賢。
還在福州等地趕製戰船。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