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開學,耕耘貞觀,倚夜聽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量識,數學也儘量算,要是能學會幾手種田技巧,以後就更不用愁吃了!”
“我一定聽話,一定吃飽!”大牛憨憨的對母親道。
……
好吧,雖然進入到學府中的人未必真心是因為農民這個職業進來的,但李泰需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建立這座學府可不是為了讓他們進來混日子的。
這時候就該要讓他們知道校訓了。
李泰本著對未來北宋文化進行搶救性的抄襲,馬上就抄寫了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現在這四句,就是自己農業學府的校訓了,自己也不求誰背下來,但每天多看看,終歸潛移默化的記在心裡的。
不過,這批學生前面半個月還好說,但到了三月份,他們也加入到春耕農忙中幫忙。
學前班的學生,負責的東西實際上挺簡單的,就是除根,除掉野草的根!
實際上,開荒並不是一個好乾的活,古代為了開荒,三四十歲的人開著開著就嘔血而死的並不在少數,因為開荒本身就是一件相當消耗力氣的事情。
首先第一點,開荒百姓基本上是沒鞋子的,就算李泰把鞋子給他們也都不會穿著耕田。
現代人的膠皮雨鞋稍微沖刷一下就乾淨了,但在古代沒這種東西,所以古代人很多種田的時候都選擇赤腳。
因為穿鞋子的話,一干活就是一層泥,而古代的鞋子又是布匹糊成的刷個幾次就爛了,成本太高了。
農民赤腳是成本最低的,實際上現代邊遠地區的老人耕田,應該還多少帶有這習慣。
直到田裡面不知道為什麼出現了圖釘、釘子、碎鐵皮、玻璃渣,才慢慢改上穿膠皮雨鞋。
然後就是開墾的主要目的是要根除雜草。
不要理所當然的想著放一把火,把這些雜草都給燒了。
《水滸傳》風雪山神廟裡面的草料場,裡面堆滿的草料與秸稈,這可是百姓們辛辛苦苦收集起來上繳給朝廷抵稅的。
更不要說這火勢大一點,如果點燃了山火,那更等於絕了靠山吃山的村子的活路。
所以刀耕火種這樣的方式才會被慢慢淘汰掉,因為這種方法對資源利用率太低了,除非打戰,否則沒人會去燒山的。
所以想要開荒,就只能一鋤頭一鋤頭慢慢的開墾出能耕種的田畝出來。
現在有開荒經驗的百姓打頭主要負責斬草,接著讓學前班的學員進行除根,再讓進入正式班級學員進行耙地,把各種的根莖秸稈什麼的收攏起來,或是當做柴燒,或是拿來餵養。
開荒過程中,這些可都是一筆不菲的資源。
不過,農業學府的開荒時間也就春天跟秋天兩季,等到他們相繼經歷開荒過程中的除根、耙地和割草,甚至還有整土,田方,尋水這些流程,讓他們切身體會到整個開荒不容易。
以後他們種植起普通田地時,才能真正感覺珍惜。
在這過程中,因為都是力氣活,那是相當消耗體力的,營養一定要跟上,否則為開荒死的人可不少。
還好鴨場已經建設了起來,雞場也慢慢跟上,所以三天兩頭有個鴨蛋,一週加碗有肉的老鴨湯,保證讓他們能夠吃飽吃好,這樣才不會讓他們還在長身體時被累垮了。
當然,從學前班到正式班級第一期,讓他們體會到開荒的不容易,李泰準備用兩年時間去慢慢打磨他們。
而不像是那些世家讀書出來的,嘴上一直說百姓農耕不容易,但他們卻從沒想到百姓過得生活比他們想象的要更加的艱苦。
但李泰可不是真把他們當做開荒的農民去養。
到了第三年,李泰會交給他們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去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