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西域以西,耕耘貞觀,倚夜聽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實話,對最後入選的幾家,眾人或多或少都有幾分的好奇。
這裡面有京兆大族,也有關隴貴族,有五家七姓,也有皇家宗室,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李泰好像很是公平。
不過面對重建絲綢之路這件事,此刻買到名額的未必有多高興,更多的是忐忑與恍忽,沒拿到名額的,也是羨慕與好奇。
薩珊王朝距離大唐太遠,絲綢之路更要經過西域與東突厥,這一路風險無盡,縱然拿到第一批入場門票,但對眾人來說,未來依舊充滿迷茫,但看在魏王以往的信譽,讓眾人敢賭一賭。
不過,不管怎麼樣,既然買下名額,那眾人也都開始準備起貨物來。
這絲綢之路的開拓商隊能夠出售的貨物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朝廷與波斯之間的交易物品,這部分需要十家連同李泰分配好後,各自按照自己分到的份額去準備,這也是世家的利潤要與朝廷三七分的部分。
但每家也允許私自帶一部分貨物,所獲利益純粹歸屬自己,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每家差不多十車左右,若出現什麼事故,組織只賠付到有登記檢查的十車為止。
而薩珊與大唐之間的交易,主要還是兵器與藥品為主,畢竟薩珊與大食在戰爭中。
經李泰據理力爭,李世民慎重思考後,決定把要淘汰的武器,藉助這次機會出售給薩珊。
當然,也只是刀槍劍戟之類的武器,像強弩與甲胃這兩樣東西則依舊不允許出售。
甚至連唐刀這種大唐具有代表性的軍事裝備,也一樣在禁售之列。
對此李泰也是贊成,畢竟自己只希望薩珊能拖延得久一點,兵器能增薩珊的殺傷力,但甲胃這種東西,卻說不定擁有改寫一場戰爭的可能性。
同時,李世民也下令讓,西海的田長耕帶著學府兵回長安,等新一批學府兵補充進去便帶他們西行。
為此李泰還需要讓洛陽鋼鐵城加班加點製造甲胃,讓那些新加入的學府兵快速武裝起來,呂才透過軍樂師,讓這些學子快速掌握自適應天賦,時間上倒是相當充足。
同時,李泰還塞了幾個懂天象尋水脈的道士,儘可能做好充足準備以應對這次遠行。
至於準備販賣的東西,除了卑路斯所期望的某些有助於戰爭的武器與藥品,李泰還讓人帶上了鐵鍋,茶葉,蔗糖等新產品,就是想看看這些東西到底好賣不好賣。
其中最有技術含量的應該是鐵鍋,正常來說,鐵鍋這種東西在南北朝時已有雛形,唐朝也有少量出現,但真正大量出現還是要等到宋朝。
很重要的原因是宋朝建立了專業的煤炭機構,有了足夠的燃料去鍛造鋼鐵。
哪怕宋朝的鋼鐵相對唐朝來說硫化物高了幾分,並不是那麼合格。
但在生產力提升的背景下,鐵鍋這種利於民生的器具自然大量出來。
而最有力的左證就是從宋朝開始,炒菜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中,甚至變得越來越豐富了。
至於李泰能這麼幹,那是因為李泰一直以來掌握了煤炭產業,且不斷去追求更高的溫度。
在洛陽鋼鐵城的高爐鍊鐵技術成熟,終於能有多餘的鐵去打造些鐵質用品,其中鐵鍋便是李泰指定必須要研究出來的東西,解決了模具問題後,就很快實現了量產。
而相對茶葉蔗糖這種農業產品,鐵鍋這種看起來平平常常,但實際上卻濃縮了相當高超工藝的產品,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當前的工業實力。
理由非常簡單,鐵鍋這種東西,首先需要攻克煤炭溫度,然後需要解決鐵質材料。
就算這些都解決掉了,生產效率決定了一個國家有限的鐵生產出來後,優先供應武器與甲胃,其次是生產農具,最後才會輪到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