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徵的建議,耕耘貞觀,倚夜聽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去督察稅收。
尤其是派人去督察稅收這一點,是李泰特地提出來的。
其中道理很簡單,要是大唐對這片土地沒有什麼興趣,那自然不會派人過來收繳稅收。
李泰能發多少的財,那就李泰自己說了算,李世民表示自己不管了。
這樣的話,鄯州這片地方自然也就自生自滅,反正朝廷沒有管理的興趣。
但朝廷派遣了人過去收繳稅收,那就算徹底把這片土地納入到大唐的行政體系中。
那就不是李泰說越王府一家開發那就一家開發了,哪怕是為了大唐本身的穩定,朝廷也是會引入各種勢力去平衡這一片區域的。
而對李泰來說,自己需要得也不是自己在鄯州這一片土地上編織一張黑幕,然後自己去坐這裡的土霸王。
這也許是其他人喜歡的操作,但對李泰來說沒有意義。
李泰就是想要把鄯州發展起來,作為未來討伐吐蕃的前沿陣地,但大唐統一到現在也就十幾年的時間,一代人都還沒成長好,這樣情況下能送到這邊來的人口真不多。
至少李泰自己是沒有什麼辦法,能夠不聲不響的把大量百姓送過來。
所以這就需要朝廷層面的支援,不論是罪犯,流民,甚至村子裡的街熘子,只要是人能來鄯州就足夠了,這就需要朝廷的支援。
但任何區域如果沒有產出,只有大唐不斷的輸血,那這片區域,就不會有什麼意義。
所以李泰需要朝廷介入,而且需要朝廷從這片區域獲利,而收稅便是最好的方式。
朝廷過來收稅,那就代表著這片區域徹底納入到朝廷的管轄,這意義又不同了。
畢竟李泰的頭頂上那是開國一代,他們清楚的記得責任與義務是相輔相成的。
上一個只享受權利,不想要承擔義務的皇帝,直接就把隋朝給玩奔潰了,他們可都是親身經歷者。
“臣支援燕王的計劃!”房玄齡此刻站出來道,
“雖然臣認為燕王覺得大非川以南會有異族威脅青海有些杞人憂天,但燕王有點沒說錯,西海失則河湟失,河湟失則河西失,河西失則隴右失,隴右失則長安難安啊!
哪怕只為了河湟谷地徹底掌握在手中,我覺得對開發西海的計劃,也要有一定扶持!”
對房玄齡來說,草種計劃能不能在西海帶來畜牧業的豐收房玄齡不知道。
但鄯州這地方到底有產出的,而且李泰在信上也說清楚,鄯州的地位並不是它能生產多少糧食,而是它與河西四郡接壤,至少翻閱過山脈後能夠到達。
這本身就決定了這地方的產出是很有意義的,至少大唐想要給河西四郡的輸送糧食完全能夠從河湟谷地送過去,而不是從長安這邊千里迢迢的運輸。
至於隔了山怎麼輸送,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建立倉儲,一點點送就是了。
都是大唐領土,實際上想要幹這一件事情並不困難,畢竟諸葛亮北方怎麼輸送糧草的經驗,完全能夠學過來。
李世民見房玄齡同意,目光卻又是放到魏徵身上。
說實話,李世民把魏徵留下來,多少也是相信魏徵的忠言逆耳,尤其剛打贏了戰爭後,魏徵便有幾分勸說自己不要窮兵黷武。
正如此,這關乎大唐至少未來十年的計劃,需要魏徵去挑剔看看這計劃到底可不可以。
魏徵思索一會兒後,開口道,“臣認為,燕王公正公開,毫無陰詭計量,目的就是希望國家能夠有序的把開發鄯州,甚至西海郡的計劃有序執行下去。
雖然燕王推舉了王玄策為鄯州別駕且試官一年,有著重用其主持《種植計劃》的能力。
但王玄策到底起步太低了,我覺得王玄策可以為西海郡守,讓他能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