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到來,耕耘貞觀,倚夜聽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王,天津可是出了什麼事?需要您親自來幽州城一趟!”高季輔開口道。

說起來,李泰剛剛取名叫做天津時,高季輔感覺這名字不好。

因為天這字太大了,表示那座城叫做幽津城也就差不多了。

但李泰懷疑天津被叫做了幽津,自己怕是會被罵死,便據理力爭加上東扯西扯,表示這是天朝上國的津口,所以堅持叫做天津。

最後,李泰跟高季輔兩人都上書給李世民,聖旨下來,表示這是天孫的津口,就叫天津。

然後天津這城就這麼定下來了,也讓高季輔徹底見識到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溺。

總而言之,天津城的名字算確定下來了,但高季輔也知道,自己這個幽州長史可不是好乾的活。

若李世民不喜歡這個兒子,那自己據實稟報就是了。

如果李泰沒能力,自己也可以想辦法拿捏。

但偏偏李泰有能力,但同時又受到李世民的喜愛,這就讓人很頭疼了。

而高季輔現在遇到的問題,實際上朝廷的大臣們也都遇到過。

李泰的內政強歸內政強,但最重要得是李泰背後有人,配合上李泰內政強的能力,幾乎讓李泰能夠把自己每一分功勞,都能實打實的轉化成政績。

畢竟這些事全落在李世民的眼中,誰敢上去玩陰招啊,這跟火中取栗有什麼區別。

如果李泰各種得罪人,各種作死那也就算了,總歸有人咽不下這口氣跟李泰拼了的。

但現實是李泰做事每次都會拉攏上一大波的人,不論是最初的火種計劃,還是現在的鄭國渠,雖然李泰幹活時,總是會給國家拿出一份,自己也吃下一份,但另外那一份只要是有吃到的,誰家不是吃得不是滿嘴油光。

就好像在渭水實行的《漕運計劃》,李泰的確是佔了幾個州的津口,制定了行業標準,順便屯了一點點的地皮。

但李泰吃得多,其他聞到了金錢的味道而湧過來的其他世家難道就少了嗎。

隨著渭河河流的疏通,下到百姓,上到朝廷,誰不靠這渭河狠狠的吃上了一波。

只不過,現在渭河的利潤空間還沒被徹底瓜分乾淨,另外則是江南學府,到現在還沒真正興建起來,所以這群世家只是把目光投向大運河。

若真忍不住了,怕是會主動推動朝廷去以《漕運計劃》模式,把大運河先給佔了再說。

所以,李泰雖然特別會來事,但到底不是那種顧頭不顧腚的人。

每一件事情不說處理的多好,但至少處理得讓一個個參與進來的人都能感覺到滿意。

朝廷自己,甚至那些投錢了的世家,雖說是多方博弈,多方都滿意自己的收穫。

正如此,實際上朝廷上多少有幾分本事的人,實際上對李泰挺忌憚的。

像高季輔也算其中之一,因為以他們這時代的思維,真的很難去理解,一件事怎麼可能所有人都賺到,肯定是有吃虧的一方才對,但他們尋找不到,所以才覺得李泰厲害。

現在李泰前腳跟剛收了幽州大小世家的糧食,後腳跟就來幽州找自己了。

若非自己清楚自己跟李泰是真沒什麼比較深的關係,否則以最惡揣測他人,怕是都懷疑自己跟燕王是一夥的吧。

高季輔惆悵,李泰回來幽州肯定是類似借糧的大事,同樣的對自己來說未必不是麻煩。

“天津的確有不少事,最大的問題就是天津缺少人口,使得天津的建造速度太慢了。

若是不趁著真正入冬之前,把天津大部分結構給徹底修築起來,我怕幽州會有人凍死!”

李泰很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卻是情真意切的說道。

高季輔不為所動,繼續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